您好,欢迎来到绿色节能环保网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新闻 > 行业要闻 » 正文

乌江水电实现绿色节能开发

发布时间:2009年10月12日 来源:

....


    同时,索风营人工砂石系统在国内第一次应用“半干法”制砂工艺,较常规砂石系统大大降低能耗,在减少粉尘、废水的同时,废水回收再利用率达到80%,创国内领先水平。  
 

    这位负责人告诉记者,针对乌江流域珍稀鱼类,乌江公司与国内权威鱼类研究和养殖机构合作,投入1.5亿元先后在索风营、思林水电站修建了两座鱼类增殖放流站。坚持按技术规范增殖放流特有珍稀鱼类,重点繁殖放流乌江特有的岩原鲤、白甲鱼、中华倒刺鲃、长薄鳅等珍稀鱼类,维持20年左右的增殖放流和水生生态监测。这也是目前国内管理最规范、设备技术最先进的鱼类增殖放流站之一。   


    2009年8月,乌江公司首次在东风、索风营、乌江渡、思林等水库同时放流岩原鲤、白甲鱼、中华倒刺鲃等乌江特有珍稀鱼类17万尾。据了解,华电乌江公司以后每年将定期在索风营、思林等鱼类增殖放流站放养60多万尾鱼苗。  
 

    乌江公司还重视陆生生物保护,建设了猕猴、藏酋猴栖息地。水库蓄水后,正常高水位以下的植被将被淹没,猕猴、藏酋猴的生活环境受到影响。因此,水库蓄水到正常高水位后,在栖息地种植茅栗、猕猴桃、火棘等果树,在猕猴、藏酋猴经常活动的区域定点定时投放食物,采取人工补充的方式对猕猴、藏酋猴进行保护。现经过观察,目前库区猕猴、藏酋猴活动区域逐渐扩大,种群数量在不断增加。乌江公司董事长张志孝也因此被戏称为“猴王”。   


    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副秘书长张博庭说,去年贵州雪灾的时候他正好在乌江的索风营电站,外面是冰天雪地,好多动物都冻死了,可在索风营这里天气还特别好,从外面来了很多野生动物到这里过冬,这说明梯级开发保护了这里的生态环境。   


    记者了解到,在乌江水电工程建设过程中,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的工程投资占水电工程总投资约2.3%左右。乌江公司从工程可研阶段就把水保、环保投资列入概算总投资,环保设施运行费用和水土保持设施维护费用列入水电站运行成本,确保设施的同步建设和有效长期运行。   


    乌江公司负责人认为,在水电建设过程中,在生态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上的投入会带来工程建设投资和后期运行成本的增加,对企业经营和经济效益有一定的影响,但会带来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对创建流域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意义重大。


    2007年,由8位两院院士组成的中国工程院可再生能源战略研究水能组,对乌江水电开发进行了考察,结论是:“乌江梯级水电开发,成功地走出了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开发环保并重、企业社会双赢的新路子。”  
 

    ◆相关链接   


    我国水能有待开发   


    据测算,投产1000万千瓦水电替代火电,相应的环境效益十分可观:每年可减少排放3万吨烟尘、10万吨二氧化硫、9万吨氮氧化物、3200万吨二氧化碳和节水7000万吨,减少煤炭消耗1700万吨。  
 

    我国不论是水能蕴藏量,还是可能开发水能资源在世界各国中均居第一位。  
 

    截至2008年底,我国技术可开发水能资源利用率仅为26%,而美国为67.4%,法国为96.9%,日本为66.6%。我国的水能开发利用程度远低于世界许多国家。

2页 当前为第 2[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官方微信号:chinajnhb)
(扫一扫,节能环保信息随手掌控)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