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绿色节能环保网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新闻 > 行业要闻 » 正文

节能服务业亟待模式创新“节能超市”概念引关注

发布时间:2011年7月27日 来源:中国能源报

....


  市场层面上,则需要建立诚信体系,避开恶性竞争,成立合同能源管理第三方服务机构,加大用能单位对合同能源管理的认识。


  中科富思信息技术总经理李峰向《中国能源报》记者表示,由于国内节能服务公司没有形成规模,发展缓慢,各自为战,一盘散沙,如果外国成熟的企业进入内地市场,将形成巨大冲击。


  “节能超市”被寄予厚望?


  根据中国宏观经济学会低碳研究中心崔宇博士的研究报告,美国节能服务产业的发展主要得益于市场机制的胜利;而日本除了在其节能模式和选择路径独具特色外,政府主导与市场机制有机结合、政策的法制化和节能的普及化也是日本在能源结构调整中游刃有余的重要因素;同样,德国节能服务产业的发展是政策支持的硕果——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完善的政府监督机构和灵活的市场激励机制。


  相较于我国而言,“节能服务产业没做大的原因是缺乏好的模式。”李峰说。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给本报记者提供的数据,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关于节能领域的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文件共计130项,其中,2005年之后颁布的占了绝大多数。


  而根据理想伟业减排研究院的研究,目前中国和国外的合同能源管理在节能服务公司的构成和收益、目标市场、盈利模式、服务筹资和融资都存在巨大差别。


  “以美国为例,美国专业的合同能源管理服务公司仅占美国节能服务行业总收入的21%,份额最大的是生产厂商下属的子公司,其具有的产品、资金和规模优势是我国无法比拟的;且美国的合同能源管理目标多在市政项目、大专院校和医院等公共机构,工业节能份额仅占6%;而中美两国的盈利模式分别主要是节能两保证和节能效益分享型;更重要的是,美国的合同能源管理服务项目不缺资金,和中国‘差钱’的尴尬现状形成鲜明对比。”理想伟业首席顾问蒋涛博士对本报记者说,“因此不能照搬国外模式,需要在比较成熟、完善和规范的市场环境下才能充分发挥作用。”


  “理想伟业‘节能超市’的模式创新,希望能形成市场规模和企业样板,做成行业领头羊,对其他同行起到示范作用。”李峰觉得,这个“节能超市”还可进行能效评估、仲裁纠纷和形成联盟以获得银行授信,解决企业的资金来源问题。
据介绍,“节能超市”是理想伟业在全国率先提出的全新经营模式,即通过整合国内节能服务产业的优质资源,包括上游的厂商和中游的服务商,结成广泛合作联盟,打造一个节能服务综合平台,为客户提供节能产品、技术、项目、资金、人才、服务等。


  按照理想伟业董事长朱彬彬的构想,“节能超市”模式为企业提供了与节能技术集中对接的平台,为节能制造企业提供了销售聚到,也为能耗企业提供合理的技术方案,打通节能产业上下游的环节。


  “应尽快推广‘节能超市’模式,加快形成以节能服务为核心的配套产业链。”李建伟认为,“节能超市”模式对我国节能服务业商业运作模式创新具有重要示范作用。我国现有的“一对一”的节能服务模式存在诸多弊端,制约了行业发展,而“节能超市”模式则可提供流畅的渠道,并为节能制造企业提供投融资支持,使节能项目获得成功。

2页 当前为第 2[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官方微信号:chinajnhb)
(扫一扫,节能环保信息随手掌控)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