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绿色节能环保网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新闻 > 行业要闻 » 正文

光伏风电行业“贫富分化” 中小企业面临洗牌

发布时间:2011年7月28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


  不过,在一些品牌企业眼中,当前的市场环境反而使得原先可能不被看重的品牌优势更能得到体现。


  阿特斯阳光电力董事长瞿晓铧就告诉本报记者,在一个供不应求的市场中,什么东西都卖得掉,品牌企业反而不能体现品牌和质量的优势;而一旦供求平衡,则规模企业的优势将得以凸显。


  “现在光伏产品的品牌价值比以前更高了,国外企业也更看重品牌,因为在成本制约下,价格已跌无可跌了。”上述大型光伏企业内部人士说。


  融资难加剧两极分化


  “目前的情况虽然很严峻,但比金融 危机之时还是要好一些。现在最主要的问题还是企业贷款比较难。”江苏一家单晶炉设备生产商——常州江南电力光伏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杜军昨天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


  他透露,尽管有些大企业还能够拿到银行 承兑,但小企业就拿不到了。国家银根一紧缩,小企业日子就非常难过。


  “对中小企业来说,目前只能熬一下,以求渡过难关。”杜军认为,光伏业的洗牌势必会出现,但一开始可能仅仅影响下游组件厂商,对上游的设备厂商还不会带来太大冲击,“当然,如果下游的款项不到位,则还是会有影响”。


  融资难的问题在普遍依赖国内市场的风电行业更加明显。


  据牛国良介绍,一个风电场在建设过程中需要大量投资,其中设备资金的需求是最大的。而由于银行收紧贷款,不少风电设备公司都出现减产甚至停产的情形,“有家大型风电主机厂早该给我们货款,但到现在还没付。”


  他表示,当前风电企业的资金链已经相当紧张,像华锐、东气等拥有其他产业布局的大企业日子还好过些,而另一些单一风机制造厂商就比较困难了。


  “过去市场火的时候,不少小企业招了点临时工就可以做,而且设备也都卖得掉。但到了现在就需要拼实力、拼质量,有些企业现金流一断马上就倒。”牛国良说。


  不过,在小型风电、光伏企业几乎陷入绝境的同时,龙头厂商却可以借力国家级金融机构,继续扩张。


  此前,中国最大的多晶硅生产商保利协鑫的母公司——协鑫集团就与国家开发银行(下称“国开行”)签署了开发性金融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内容,未来五年,国开行将对协鑫集团的境内外投资项目提供外币与人民币组合的融资支持,以满足协鑫集团未来发展的资金需求。其中,保利协鑫为主要支持对象,包括其光伏材料业务、环保电力、光伏电站系统集成和海外光伏电站业务。


  全球最大多晶硅片制造商——赛维LDK太阳能有限公司今年也与国开行全资持有的国开金融有限责任公司、建银国际下属投资基金以及另一银行下属投资基金共同签署了投资协议书,其由此成为首家同时获得上述三家具有“国字号”金融机构共同投资的新能源企业。


  事实上,这种特殊待遇已使大企业即便在市场环境不好的情况下仍能享受超额利润,由此进一步拉大与小企业的距离。如保利协鑫近日发布的业绩预盈公告就称,今年上半年股东应占利润同比将增长约300%,而利润大增的原因是多晶硅产量及硅片的产量及销量大幅增长,公司的销售收入获得大幅增长。

3页 当前为第 2[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官方微信号:chinajnhb)
(扫一扫,节能环保信息随手掌控)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