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绿色节能环保网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新闻 > 行业要闻 » 正文

电动汽车的民用之路:换电为主推动弯道超车

发布时间:2011年7月30日 来源:环球企业家

....


  张春峰认为,消费者这样的考虑是有道理的。如果单一依靠政府补贴来实现电动汽车的降价,还不能完全体现电动汽车的价格优势。目前,制约电动汽车发展的技术难题主要有两个:一个是电机技术还不够成熟,如汽车的发动机等。电机技术问题主要体现在消费者普遍反映的“电动车没劲儿”、“刹车感不适”等驾驶问题。另一个技术难题就是电池。电池的造价成本是整车成本的1/3,无形中抬高了电动汽车的价格。


  针对这些问题,张春峰介绍说:“国家电网及汽车企业都在努力攻克难关。就目前的研究进展来看,预计到2013年,电动汽车的成本就可以与燃油汽车持平。到2015 年,无论是电池还是整车设计方面的技术难题,很可能得到完善地解决。”


  除了技术方面的进展,能够将电动汽车成本降下来的另一个主要措施,就是国家电网力推的“电池租赁”业务。电动汽车商业模式研究学者谢子聪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介绍说,国家电网统一采购和租赁电池的方式,可以大大降低整车厂生产电动汽车的成本。整车厂少了制造电池的成本负担,就可以在价格上低于传统轿车。


  归根到底,国家电网近年来在电动汽车方面采取的一系列举措,都是建立在打造智能电网的战略思想上。智能电网的打造需要大量的储能器资源,而电池的统一采购和租赁,就可以解决储能器问题,同时也可以降低整车厂和国家电网的成本投入。


  对于消费者来说,电池租赁的费用自然要转嫁到个人身上。“但如果把电动汽车的成本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整车的价格,一部分是电池的价格,那么,除去整车的成本之后,租赁电池的价格要比加上电池部分低许多。且消费者使用的,永远都是最新和最好的电池。”张春峰介绍说,“电池是电动汽车的生命,电池的使用寿命往往决定了机车的寿命。从长远看,租赁电池免去了用户的后顾之忧,消费者不用担心电池的损耗和寿命问题,同时也间接降低了购车成本。”当电池最终完成了它在电动汽车上的使用任务,国家电网通过统一处理,还可以将这些电池进行梯度利用,既做到低碳环保,还可为国家电网创造多层效益。


  “弯道超车”推动民用普及


  随着国家一系列扶持新能源汽车政策的出台,国内各汽车生产厂家也纷纷试水,加快了在全国布局电动车汽车产品的步伐。目前,众泰汽车已向市场推出了两款电动汽车,包括电动版朗悦及众泰5008。这两款电动汽车在浙江、江苏等地均有销售,而在杭州的销量已达上百辆。虽然目前众泰电动汽车在北京还没有设立销售网点,但众泰已经在北京招兵买马,投标者不在少数。


  提到电动汽车生产厂商,就不得不提比亚迪。自去年5月起,50 辆比亚迪E6 就已经投放到深圳市出租车市场;今年年初,比亚迪纯电动大巴K9 也在深圳和长沙投入使用。不久前,比亚迪方面传来消息,其新能源汽车销售范围将于今年下半年从深圳延伸至上海、杭州、合肥、长春等试点城市,并把北京作为其抢先布局的试点。但从比亚迪电动汽车的销售情况来看,不到100 辆的纯电动汽车销售业绩并不乐观。


  那么,为何有这么多的企业还要做“赔本赚吆喝“的买卖呢?一方面,国家基于节能环保的战略考虑,大力提倡新能源汽车的研制与开发,同时也在财政上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实施高额补贴和扶持,给众多汽车厂商发出了一条强有力的市场讯号。另一方面,国家大力发展电动汽车产业,研发电动汽车技术,还是基于“弯道超车”的汽车产业战略思想。


  由于我国汽车行业还是以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研制的核心汽车技术为主。从目前的世界汽车产业布局来看,中国的燃油汽车并不占优势。但在新能源动力汽车领域,发达国家也仅有十几年的技术经验。所以,从技术和市场份额方面看,中国应该可以实现电动汽车产业世界领先的战略目标。


  在目前的大环境下,电动汽车的商业大战已悄然打响。但是,谢子聪特别提醒民营企业,“千万别砸这个钱,砸不起”。这是否意味着民营企业很难分得电动汽车市场的这块蛋糕?


  张春峰认为:“小型民营企业可能会自动退出电动汽车市场。这并不是国家电网财大腰粗,也不是危言耸听,而是在电动汽车领域的行业标准制定之前,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说白了,民营企业可能‘烧’不起这个钱。”


  而充电设备运营商和电力供应商之间貌似也存在一些矛盾。张春峰介绍说:“竞争是不可避免的,但不存在恶性竞争和恶性抬价问题。诸如普天这样的充电设备运营商,一方面,需要向国家电力系统购电,另一方面,又要向消费者卖电,这就涉及到一个电力成本问题。国家电网的内部运营,电费自然比充电设备运营商的外部购买价格便宜很多。当然,这不仅是内部运营和外部运营造成的成本差价,重要的是,国家电网需要为这些充电设备运营商承担一系列的基础设施建设。另外,大量的充电需求也使国家电网的承受能力面临巨大挑战。这些原因所导致的现状在外人看来,就体现为一种行业间的恶性竞争,而事实并非如此简单。”


  电动汽车的民用普及之路不仅是普通购车族关心的话题,同时也是国家实现汽车战略目标的重要实施步骤。见证中国电动汽车市场的发展,或许就在2015 年见分晓。

2页 当前为第 2[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官方微信号:chinajnhb)
(扫一扫,节能环保信息随手掌控)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