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做好万达集团自身发展的同时,王健林也热心于文化事业。万达集团支持的万达足球队曾创造全国足球甲A联赛六年四夺冠、三连冠、连续55场不败的骄人战绩,被誉为中国足坛的“梦之队”。万达集团所属的?宝斋是最著名的中国近现代字画收藏社,曾斥资千万收藏傅抱石代表巨作《龙蟠虎踞今胜昔》。
万达集团每年都拿出自己收藏的书画作品,免费供市民参观,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播。2004年6月,万达集团拿出多年收藏的吴冠中画作70余幅举办全球巡展,代表中国在法国巴黎参加中法文化年活动,引起轰动;7月在中国美术馆展出时,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还亲临现场参加开幕式并欣赏画作。万达集团与美国时代华纳集团合作,在中国投资建设国际化的多厅连锁影院,带动中国电影事业的对外开放和现代化,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国家电影总局因此特批万达成立自己的院线。
他的“战国策”
“三项承诺”创诚信经验理念
早在1996年,大连万达集团即向消费者作出三项承诺:一:在三年保修期内,房屋渗漏赔款3万元。同时全额包赔因渗漏造成的家庭装修损失。二:面积短缺,缺一赔三。三:质量不好,可退可换。大连万达集团的“三项承诺”,直接面向的是消费者,而大连万达集团却坚持认为三项承诺的最大受益者是万达集团本身。三项承诺为他们带来的不仅仅是市场热销。“信誉是金,品牌是金”。“买好房,找万达”的成了当时很热的流行语。
2009年3月30日,中国质量协会、全国用户委员会发布了2008年度全国住宅用户满意度测评结果。万达地产在全国住宅用户的打分中,满意度最高,得分80.7分,远远高于全国的平均分值66.2分,在全国房地产企业中排名第一。
万达地产之所以能获得第一,一方面是因为长期以来保持过硬的工程质量,提供细致周到的物业服务,建立了良好的口碑。另一方面,最近几年来,万达地产在其城市综合体———万达广场的开发中,其中的住宅和公寓部分,在生活的便利性、物业的保值增值等方面赢得了消费者的青睐。
企业发展模式的探索
企业会壮大,也会消亡,万达想做百年企业,就得不断突破旧有模式,才能适应市场的变化。
在2000年之前,大连万达还是大连区域性的开发商,就已经开始走多元化发展的路子。除了做房地产开发,还有众所周知的足球,还有酒业、药业、贸易、出租车、酒店、涉及的范围非常多。但万达随即发现,自己在这些行业中并没有处于领导性的地位,很容易被牵着鼻子走,就开始酝酿第二次转型。
2001年,正是中国房地产住宅开发热度正高之时,董事长王建林却提出将持有性物业开发(主要是商业地产)作为万达集团的核心竞争力。这一战略改变,原因在于,城市化进程势必会使住房供应达到饱和,过于依赖现金流的住宅开发很可能会面临窘迫,唯有做商业地产,尤其是顶级商业地产,才能追求长期稳定的现金流。
独树一帜的商业地产模式
地产如何与产业结合?这个问题在2001年时几乎无人能够准确回答。万达经过探索,首创了订单地产模式就正好提供了一个答案:通过与商家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共同选址、共同设计,使得商业地产开发的风险降到最低。
随后,万达在商业地产项目的开过程中,先后和沃尔玛、家乐福、国美电器、百盛集团等等很多中外知名商业企业签订这种联合协议,应当说,万达商业地产最初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品牌联合。但资源共享这一点,是至今很多人无法复制万达订单开发模式的原因。
同时,一般开发商是无法承受持有超大购物广场带来的资金压力的,,尤其是做商业,可能3~5年才能盈利,缺乏稳定资金就会有夭折的危险。就连万达的过10亿的年租金收入也不能支撑上百亿的商业地产开发资金需求。
万达最终解劝决的办法是建立一个长期的融资平台——麦格里万达中国基金。通过与全球最大的基金财团麦格里合作建立封闭式基金,万达每年可以获利几十亿资金,再加上万达租金收入与银行的支持,使万达站在了商业地产开发链最顶端。
新的核心竞争力——城市综合体
万达最初做的商业地产,业态很简单,一幢楼,以精品店、超市、家居为主,也许再加点娱乐设施。但缺点是业态不够丰富,体量也略显小气。于是,万达就在2003年改变开发模式:修几幢楼,将商业、百货、超市、电影院等业态分别放进去,再通过商业街将几种业态联合,但由于是纯商业,投资回报率不高,资金压力也不小。
从2005年下半年开始,万达的订单商业地产开发进入第三代——城市综合体。将酒店、公寓、写字楼与第二代商业地产结合,实现商住一体化。不但可以通过写字楼回流资金,降低资金压力,提高回报率,还可以通过酒店、公寓、延长人们在商业中心消费的时间。
城市综合体是万达对商业地产建造模式的最新诠释,再结合订单商业地产,也是中国目前商业地产最先进的开发理念,在远期仍会有很长的发展空间。
经过20年发展,万达集团已成为以商业地产、高级酒店、文化产业,连锁百货为四大支柱产业的大型企业集团,资产300亿,年销售额200亿元,年纳税超过10亿元。万达集团的目标是到2010年,企业资产超过600亿元,年利润超过60亿元,年纳税超过30亿元,成为中国民营企业的龙头企业。
他的主演们
杨明明,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历史系和深圳大学房地产专业,曾担任过教师和地方团委书记。九十年代中期下海,先后任深圳泰宝集团总裁助理、香港置业国际市场部经理。2003年1月至今任万达集团北京万达公司副总经理。
杨明明,资深房地级职业经理人。九十年代中期加入房地产行业,从业13年,参与策划和亲自操盘项目达20余个。2001年入职大连万达集团,以操持房地产知名项目的专业经验及弛骋职场的丰富经历,于两年时间内成功完成了成都花园中后期营销和成都“万达滨河印象”别墅项目85%的营销任务,取得优异的销售业绩。2003年调入北京万达广场房地产开发公司任副总经理,以创新精神及专业态度顺势而为再造京城销售神话:2003年10月25日北京万达广场一期30万平方米国际商务港开盘销售,至2004年底销售额度高达23亿,连获2004年度北京市销售榜第四名及2005年销售榜第九名,成功奠定了大连万达集团在京城的一流品牌地位。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