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绿色节能环保网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新闻 > 行业要闻 » 正文

广州垃圾分类“首考”未开一张罚单

发布时间:2011年8月1日 来源:搜狐网

....


    问题1两个单位未配分类垃圾桶


    在海珠区南华西街,检查组在保利丰花园内随机抽检了几个楼层,发现楼内未按照规定要求设置垃圾分类收集容器,各类垃圾全部混装在一个垃圾桶里,执法人员按照规定要求,对保利丰花园物业管理公司开出《责令限改通知书》,期限为1天,检查组次日进行复查,如果该小区仍没有按照要求设置收集容器,将按照规定第25条的规定,给予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


    另一整改单发给了番禺区桥南街道办事处,该街道办事处的办证大厅、厨房操作间以及垃圾收集点等地均未设置垃圾分类收集容器,各类垃圾均混装在无标识的桶里。执法人员对该街道发出整改通知书,整改期限为7天,下周四执法人员将对桥南街进行复查,届时如果问题没有整改,将给予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


    问题2垃圾分类投放不准确


    昨日检查同时发现,一些区域的居民分类投放不准确。比如在南沙碧桂园小区内,检查人员发现,居民分类投放率普遍不高,不是把塑料盒、玻璃瓶丢进了餐厨垃圾桶内,就是把剩饭剩菜丢进可回收垃圾桶;在白云区黄石市场,检查组同样发现了“厨余垃圾”桶内装有酸奶包装盒以及王老吉凉茶盒等非厨余垃圾。


    对此,广州市城管委副主任张建国表示,垃圾分类的目的是为了减量化,如何做到垃圾减量,一靠家庭少产生,二靠分类更细致,要教育居民过健康低碳生活,少产生厨余垃圾,在此基础上,分类投放再加上环卫工作的二次分拣,能利用的全都利用上,垃圾就减量了,街道、居委要多上门宣传。


    李廷贵就强调,下一阶段一要抓工作的深入度,不能只做做表面的工作;二要抓实施的全面性,街道、学校、医院、宾馆、居民区等都要顾及到;三要抓设施设备的配套,因地制宜摆放垃圾分类收集容器,确保垃圾不落地;四抓规章制度的落实,实行奖惩制度,鼓励群众自主进行垃圾分类;五是宣传教育的深入,加强媒体、公益、社会方面的宣传力度。


    市民:可降解垃圾袋不知何处买


    “你知道垃圾分类吗?家里有没有垃圾分类?”为了了解垃圾分类知晓度,检查组在路上还突击问了部分居民,一对家住中山八路的夫妇说,他们只是来沙面游玩,中山八路还没有开始垃圾分类,但街道也已经有宣传。而家住沙面的陈阿姨就非常流利地说出了四类垃圾,“家里主要分‘干’‘湿’两类,‘干’是其他垃圾,‘湿’是餐厨垃圾”,陈阿姨说道。“你可以当垃圾分类指导员了!”听完陈阿姨的介绍,李廷贵吃惊地说。


    陈阿姨还提了个意见,“那些可回收垃圾袋(应为可降解垃圾袋)不知道哪里有卖?是不是由自己买?能不能帮我们统一买,方便居民?”李廷贵当场表示,陈阿姨的意见很好,可以考虑。


    治安警示牌预计一个月拆清


    昨日检查过程中,广州市城管委主任李廷贵透露,已经与公安部门达成共识,违规设置的治安警示牌已经开拆,预计用一个月时间清理掉。


    这些提示牌提示的内容大致有电话诈骗、迷信活动消灾、虚构中奖等内容。很多提示牌上一半的面积被用来做广告,并留下了联系电话。这些警情提示牌基本上都没有经过市城管委的审核批准,违反了户外广告设置的有关规定。   

2页 当前为第 2[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官方微信号:chinajnhb)
(扫一扫,节能环保信息随手掌控)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