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绿色节能环保网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新闻 > 行业要闻 » 正文

要发展还是要环保:海水淡化暗藏环境隐忧

发布时间:2011年8月3日 来源:《科学时报》

....


  我国著名的环保专家、天津市环保局总工程师包景岭曾撰文指出,渤海近海海滩地势平缓,且水深较浅,海水交换能力较差。渤海主要生物适宜生存的盐度上限是33‰~36‰,当盐度超过40‰时,一些生物将会死亡。近年来,由于入海径流的减少已经导致渤海湾海水盐度升高了11‰~15‰。如果把高浓度盐水直接排入渤海湾,必将影响渤海海域的生态环境,可能会使部分对盐度敏感的海洋生物如鱼卵、仔鱼死亡。另外,海水淡化温排水对近岸海域水温升高的影响还会导致某些浮游生物急剧繁殖和高度密集,可能出现赤潮现象,造成海洋生物大量死亡。


  王鹏也告诉记者,沙特的海水淡化工厂主要是把浓盐水通过高压泵排入深水区10多米。但是,环渤海与中东的海域不一样,中东海域海水流速快,直接外排浓盐水影响还不大,环渤海水循环太慢,浓盐水排放后直接影响生物的生存。


  针对这一情况,专家建议,把海水淡化和盐化工结合起来,从海水淡化留下的浓盐水中提取盐、化工原料等。然而,由于盐场一般都建在沿海比较荒凉的滩涂,海水淡化为了减少输送距离,一般都在人口密集的地方,所以二者的结合目前进展并不理想。


  中国水利企业协会脱盐分会秘书长郭有智表示,目前我国大部分海水淡化公司仅关注海水预处理、淡化脱盐这两个工艺,对淡化后浓盐水的处理并不关注。同时,由于土地紧张,没有足够的土地面积进行摊晒制盐,如果采用蒸发制盐的方法,吨盐的成本就要达到350元以上,比井、矿盐的生产成本都高。郭有智建议,国家应当对浓海水制盐给予补贴,弥补蒸发制盐的高成本,鼓励资源利用。


  王鹏也表示,我国不同于中东,中东石油资源丰富,对浓海水中钾、溴、镁、锂等物资并不珍惜,而这些物质在我国还是紧缺的矿物资源,从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角度,都需要利用。由于这些化学成分在浓盐水中的浓度约为海水的2倍,获取相同数量化学物质的处理量仅为海水直接处理量的一半,可显著降低提取成本。此外,对浓海水进行化学物质提取不需要预处理设备,可节约投资和工程造价,并且浓盐水的温度、流量参数稳定,便于矿物资源的提取。


  发展与环保的博弈


  对于人类来说,围绕着海水淡化工程,要发展还是要环保,这的确是一场关乎生存的博弈。


  目前,国际上海水淡化领域技术领先的国家,包括西班牙、沙特等已经制定出了海水淡化对环境影响的综合评估机制,从该国海水淡化装置的现状出发,结合盐水性质、环境评价方法、海洋监测和条约等,对浓盐水排放系统的设计提出建议。


  在圣地亚哥海水淡化项目的论争中,旧金山著名环保组织塞拉俱乐部的海岸项目主任曾说:“显然,人类对于淡水的需求是存在的,但是当前出现一个误区,就是为了建设海水淡化工厂,全然不顾及环境保护的问题。”


  环保主义者的抗议最终发挥了作用。近日,圣地亚哥水资源管理机构规定,项目建设者波塞冬公司必须保证其产生的浓盐水含毒量在一定标准之下。同时,在南加州建设一片面积为55.4英亩的湿地,作为鱼类及其他生物的栖息地,以此来弥补该项目对于海洋生物的伤害,部分恢复海岸区域的美丽。

2页 当前为第 2[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官方微信号:chinajnhb)
(扫一扫,节能环保信息随手掌控)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