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绿色节能环保网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新闻 > 行业要闻 » 正文

我国的化工行业要依靠科技节能势在必行

发布时间:2011年10月8日 来源:消费日报

....

  科技创新节能减排效果显著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会长李勇武指出,“十一五”时期,石化行业节能减排工作有力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提高了全行业的节能环保意识,遏制了能源消耗强度和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大幅上升的势头,成为行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大亮点。


  2010年,吨原油加工综合能耗为99.3千克标煤,比2005年下降27.6%;吨乙烯综合能耗为880.7千克标煤,下降11.6%;吨合成氨综合能耗1356.4千克标煤,下降14.3%;电石、30%离子膜烧碱和纯碱的综合能耗也分别下降了14.8%、26.3%和29.1%。石化行业主要耗能产品的综合能耗已经接近或缩小了与国外的差距。以上成绩的取得与企业持续推进科技进步分不开的。


  “十一五”时期,全行业节能减排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企业淘汰落后产能取得重要进展。中石化5年累计淘汰落后炼油能力1700万吨;云天化集团关停了8套黄磷装置,淘汰产能2.2万吨;全行业累计淘汰电石落后产能305万吨,超额完成了国家下达的淘汰任务。


  石油化工各子行业根据自身情况持续推动节能减排技术创新。譬如,烧碱、纯碱、化肥、电石等传统高耗能行业应通过开发和研制一批节能新设备,大幅度降低能源消耗;染料、农药、中间体、有机原料等高物耗、高污染行业应通过开发一批清洁生产工艺和技术,大幅度降低污染物排放。虽然节能减排难度大,但化工企业通过科技创新,使得节能减排效果显显著。


  云天化是生产化肥的巨头企业,对于处理废物有独到见解,因此云天化集团节能减排成效显著。在云天化推出的一系列节能降耗措施中,集团重庆国际复合材料有限公司投资3000万元实施的玻璃纤维池窑纯氧燃烧技改项目最为引人注目。


    专家呼吁科技节能


  不久前发布的《石油和化工行业“十二五”发展指南》,对节能减排设定了约束性指标:2015年,万元工业增加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量均比“十一五”末下降15%。COD和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均减少10%,氨氮排放量总量减少12%,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减少8%,废水达标排放。化工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75%、有效处置率达到100%。全行业清洁生产达到历史最好水平。


  针对这个目标,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李勇武会长指出,“石油和化工行业节能减排潜力巨大,发展节能环保这一战略新兴产业有很大的空间。”在《指南》发布会上,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常务副会长李寿生认为,在节能减排上,国家关停高耗能、高污染企业项目,“拿民力”的同时,更要“拿潜力”。“以化肥企业为例,假如以煤为原料的大型氮肥制造企业,其平均能耗能达到全国工业平均水平,一年就可''拿回''效益50亿元。”


  挖潜空间巨大,降耗亟待深入。国家发改委工业司蔡荣华处长说,目前国家工业能耗降低25%,全国能耗水平才能整体降低20%。而尽管石油和化学工业对降低能耗的要求较高,但实际上,能耗只降低了十几个百分点,余地很大。


  另外,一些专家指出,节能减排还重在理念认识。目前除北京、西藏两个省会外,国内有29个省份有化工园区,全国省级以上化工园区多达60多家。地方石化基地项目投资过热,重短期经济、轻长远发展,安全环保、能耗压力已经成为园区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


  中国工程院专家认为,中国不能重复发达国家走过的高消耗道路,能源发展模式必须进行重大创新。针对“十二五”能源规划及地方煤化工发展,国家能源局巡视员陈世海指出,目前国内煤化工项目对节能减排认识还不足。他认为,节能减排,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等,加强认识之外,还需要科技创新来支撑。


  李勇武指出,“十二五”时期,石化行业要大力发展能源节约可替代技术、二氧化碳减排技术和绿色化工技术等,推进土地集约利用、废物交换利用、废弃污染物的集中处理;按照循环经济要求,规划建设和改造各类化工园区,培育一批清洁生产示范园区;建立主要耗能设备和用能产品“能效领跑者”制度;加强重点企业的节能管理,推进企业能源管理中心建设。


  节能环保成为行业增长点


  当国内把节能降耗、维护环境当作企业包袱的时候,国外很早的时候,就形成了完整的节能环保产业,并且将该领域的技术成果输出到中国。比如,烟气脱硫脱硝、工业高盐废水零排放、工业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和综合利用、大型焚烧炉及烟气控制等技术装置,由于国内在这些单元技术设备上的欠缺,不得不依赖进口。


  中国需要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要用技术创新的钥匙驱动产业发展”。国家工信部规划司副司长顾强日前指出,“节能环保产业属于典型的政策主导型、法规驱动型产业,产业规模取决于政府节能环保目标的要求,同时需要高技术的强有力支撑。”


  “‘十二五’时期,要以企业为主体,以重大环保技术和装备的研发应用为重点,通过科技创新推进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本质安全型的发展方式转变。”李勇武提出,今后五年,“要大力开发和推广煤工业锅炉脱硫脱硝脱汞一体化设备、高浓度难降解化工废水处理技术装备、油田钻井废弃物处理处置技术与成套装备、废油再生基础油成套装备、二氧化碳生物转让清洁能源技术装备等节能环保设备。”要依靠自主创新,突破能源、资源、环境对行业发展的制约。


  “科技节能环保”的号角再次吹响。作为国家重点支持发展产业,以及新兴战略产业之一,“十二五”期间,我国节能环保产业投入将达到3.1万亿元,其规模比“十一五”(1.4万亿元)增长一倍多。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的节能减排任重道远。能否改变行业能耗及环保现状,发展壮大节能环保产业,不是一个领域的“战斗”。需要各个领域、每个人一起努力。期待五年之后,节能环保产业成为我国新兴产业中重要的一极,能登上全球节能市场的“制高点”。

2页 当前为第 2[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官方微信号:chinajnhb)
(扫一扫,节能环保信息随手掌控)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