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绿色节能环保网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新闻 > 今日焦点 » 正文

中国光伏或临“灭顶之灾” 贸易大棒再次落下

发布时间:2011年10月28日 来源:南方周末

....


  几乎同一时间,美国能源部向特拉华州的美国破产法院提交文件,试图为即将破产的美国太阳能企业Evergreen Solar的一种太阳能电池板制造专利技术设置一个法律限制,此举正是为了阻止外国实体获得受美国政府资助的技术的控制权。此前,中国买家正欲参加Evergreen Solar的资产竞拍。


  在全球光伏市场萎靡不振之际,美国的贸易保护姿态已十分明显。


  公平贸易下的“强盗逻辑”?


  事实上,对新能源产业的“补贴”并非中国独有,即便是美国,2009年也给可再生能源补贴了252亿美元。中国的“补贴”哪里出了错?“归根到底,是因为美国不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张燕生坦言,“在非市场经济体中,土地价格、汇率都不由市场决定,美国想当然地认为,中国的补贴是扭曲的。”


  然而,在国际反补贴法中,“反补贴、反倾销”的贸易救济措施并不适用于不具备市场经济地位的国家。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直到2016年,都被视为“非市场经济国家”。因此,美国一方面不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另一方面,又以此为借口,向中国挥舞“双反”大棒。


  业内更担心的还是”双反”的连锁反应。按照世界贸易组织规定:在一成员方反补贴调查中被认定的补贴措施,可以直接被其他成员在反补贴调查中援引。


  担心不无道理。基本上美国“贸易救济”措施每次出台,欧盟都会“尾随”。


  2010年10月,“301”调查不到一个月,欧委会贸易委员德古赫特即表示,欧盟业界认为中国政府的补贴导致中国产业与欧盟产业之间“不公平竞争”。


  显然,欧盟可能也会借此对中国产品提出更多的反补贴调查申请。此次牵头“双反”调查的Solar World,其实是一家总部位于德国、当地最大的光伏企业。“Solar World在美国市场的销量很小,它是在为欧洲市场进一步打击中国企业做铺垫。”一位业内专家分析道。


  美国市场目前占据国内光伏企业出口份额10%左右,绝大部分国内的光伏产品出口到了欧洲。“没了欧洲市场,对于国内光伏产业来说,后果将是毁灭性的。”李俊峰说。


  华府的惟一选择


  其实,早在2011年7月间,李俊峰就得知了Solar World连同其他六家美国光伏企业在华盛顿进行动员立案。虽然他多次和Solar World 沟通,但Solar World并未给“中国朋友”留任何情面。


  “不留情面”的背后是“哀鸿遍野”的美国光伏企业。


  7月以来,美国已先后有三家光伏企业宣布破产:加州的Solyndra,马萨诸塞州的Evergreen Solar以及纽约的Spectra Watt公司。其中,加州Solyndra曾是全美国第一家政府资助的太阳能企业,它的破产一度让奥巴马陷入政治危机。

3页 当前为第 2[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官方微信号:chinajnhb)
(扫一扫,节能环保信息随手掌控)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