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益驱动 私开滥采现象屡禁不绝
据郑州市自来水总公司工作人员介绍,在此次自备井普查中,他们还发现了大批不在册的黑井,主要集中在个别企业厂矿、事业单位和城中村。另外,市区一些洗浴中心、娱乐场所和酒店都有自己私自打的水井,或使用送水车送来的井水。
私开滥采现象屡禁不绝,主要原因是隐蔽性强、难监管、成本低。据了解,一些单位在打自备井时先盖楼,然后在楼内、楼后或在院子隐蔽处打井;一些单位打着地温空调的名义,肆意取用地下水,在东区打一眼浅层水井仅需两三百元。
“黑井”主要分布在郑州市郑上路(西三环至西四环)两侧,元通纺织城,新柳路(江山路至金杯路)两侧,北三环以南、农业路以北、经三路以东、桑园路以西区域;沙口路(黄河路至北三环)两侧,淮河路以南、长江路以北、工人路以东、兑周路以西区域;南三环与新郑路交口附近区域;石化路以南,航海路以北,未来路以东,中州大道以西区域;郑东新区龙子湖高校园区,十八里河镇政府所在地。以上区域,均属城市公共供水管网到达区域。
据估算,全部“黑井”,日偷水达到16.62万立方米,流失水费40多万元。据媒体报道,郑州市这一人群的人数超过110万。
按照《郑州市城市供水管理条例》规定,在城市公共供水管网达到的地区,除市人民政府统一规划的应急用水需要和其他特殊需要外,禁止凿井取用地下水。是什么驱使这些单位在城市建成区以内、在公共供水管网到达的地区肆无忌惮地违规开采、大量使用地下水呢?其目的就是逃避使用自来水所带来的政府附加规费,简单四个字就是:利益驱动。
私采地下水 犯下四宗“罪”
水是生命之源,是第一食品,无水则无生命,长期饮用未经处理的地下水,对广大人民群众安全饮水问题将带来极大隐患。过量开采地下水会造成城市地下水水位下降,漏斗面积扩大,严重时会造成地面沉降,危及城市安全。城市暴雨后出现的积水现象,也是地面沉降带来的恶果。
郑州市自来水日供水能力为107万立方米,但2008年平均日供水量仅为65.17万立方米,是供水能力的60%多,40%左右的城市公共供水系统运行能力在闲置。不仅造成国家投入巨资兴建的公共供水系统大量闲置,造成巨大的浪费和损失。由于供水企业的固定成本巨大,自来水的供应量减少,导致自来水单位成本的增加。
举措 本月底前拿出整改方案
针对郑州市私开滥采地下水触目惊心、水质安全令人担忧的实际状况,10月14日,在市人大城建环保工委和郑州市市政管理执法局共同组织下,郑州市副市长张建慧与全国、省、市三级人大代表、有关专家一行30余人,先后来到金百万快捷酒店、刘寨工业园和风雅颂小区三处黑井现场,实地察看供水安全情况,并进行座谈。市政局、水利局、卫生局、节水办、自来水公司等相关单位领导陪同视察。
人大代表站在科学发展和保民生、保稳定、保增长的高度纷纷建言献策,市人大代表柴清玉建议,要明确具体可行的水源保护及供水安全整改方案;对全市自备井的现状、注册情况要彻底排查,提出明确达标期限,搞好协调,抓好落实;要理顺管理体制,明确任务,责任到人;要借鉴外地经验,发布水源水质安全公告,公开水质检验数据,提高群众安全意识;要抓典型不走过场,对于违法开采的和检验不合格的自备井,有关部门要严格执法,依法处理。
全国人大代表宋丰年,市人大代表崔豫琳、马一芳、赵军伟、王建树、卢福明也就有关部门提前介入城中村改造项目中的自备井管理、确保水质安全、卫生、提高《供水条例》的知晓面等提出好的意见和建议。
市人大代表、市中心医院副院长周崇臣,特邀代表、郑州大学医学院专家崔留欣还从各自专业角度,对加强供水管理、自备井水质安全等问题提出了极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周长松针对上午人大代表视察所发现的问题提出了四点要求:一要高度重视供水安全。供水问题牵涉千家万户,有关部门要以对人民负责的态度,切实解决供水安全问题。二是采取得力措施,下大力气解决水质问题,要将地下水开采纳入政府严格管理范围,对合格自备井严格监管,对不合格自备井坚决关闭。三是要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广大市民法律意识、维权意识。要定期公布地下水、自来水水质情况,提高公众对未达标水质危害的了解和认识,组织相关部门对全市自备井进行排查,提出时间表进行治理。四是市人大常委会要认真做好《供水条例》执行情况的跟踪检查,确保条例的落实和整改。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