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餐高峰时 随机监测数据
新京报:拿着仪器去餐厅检测,会被发现吗?
王秋霞:仪器设备很小,放在包里,只露出一个管子,就可以采样了。我们暗访没有被发现过。
新京报:这些餐厅有选取标准吗?
王秋霞:我们选择的都是大众经常会去的中档餐厅,这样和普通居民距离更贴近。虽然有的餐厅分为吸烟区和非吸烟区,但还是有人在非吸烟区抽烟,服务员也很少管。
新京报:这种情况多吗?会影响检测数据吗?
王秋霞:一开始我们计划是暗访10家完全禁烟餐厅,20家部分禁烟餐厅,和20家完全不禁烟餐厅,但后来我们发现,有人在无烟区抽烟,这些餐厅就被算入了完全不禁烟的餐厅,所以现在报告里完全不禁烟餐厅有25个。
新京报:为什么只有50多家餐厅数据被写进报告?
王秋霞:有的时候回来发现数据采集失败了。比如中午去的时候,吃饭的人不是很多,甚至不禁烟的餐厅,也没有人吸烟,采样就失败了。
新京报:在非禁烟餐厅里,PM2.5监测数据很高,有人可能怀疑你们把监测仪器放在了吸烟者的旁边。
王秋霞:没有,我们是选择早晚吃饭高峰去,随机坐并记录数据。坐到哪里就把包放在哪里,要是把管子放在烟的旁边,别人会注意的。
新京报:你们会不会选择天气不好的时候去检测?
王秋霞:我们到吸烟餐厅的时候,第一步测量室外的本底PM2.5,如果室外在60以下就可以监测,如果特别高,就会影响到室内。所以我们选择5月到9月,空气质量比较好。
新京报:在火锅店这种有明火的地方,会影响监测吗?还有什么特殊情况?
王秋霞:餐厅有明火、香薰,我们都会记录下来,但是这些影响都比较小。可是本来有的餐厅PM2.5是20至30,但是有人点了一支烟,数据可能上百。如果正好某个人点了烟走过去,监测数字一瞬间就会特别大,我们也必须要记录下来,为数据分析时在这个点出现的异常现象做出判断。
面对吸烟者 我们没有维权
新京报:暗访这几个月里,看到有人在无烟区吸烟,你会去劝阻吗?
王秋霞:有一次在无烟区监测,有两个人在吸烟,旁边其他顾客向服务员抱怨,但是服务员却没有严厉劝阻那名吸烟者。那名顾客是把那支烟抽完了才灭掉的,包括我们在内的顾客都没提出质疑。
新京报:现在想一想会后悔吗?
王秋霞:我觉得非常惭愧。其实很多人在我们旁边抽烟,大家可能没有站出来维护自己的权利。在整个暗访过程中,我们要找的大部分餐厅都是要有人抽烟的,我们只能看着那些人抽烟,记录数据,我们很纠结。
新京报:如果要实现室内公共场所控烟,你有什么建议?
王秋霞:我想,法律层面上应该对仍然没有控烟的餐厅,一步完善监督处罚机制。而目前,卫生部“80号令”里面也没有处罚机制,控烟立法应该更为详细。本报记者 吴鹏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