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绿色节能环保网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新闻 > 行业要闻 » 正文

光伏企业海外忙退市 职业经理人半数出走

发布时间:2012年1月17日 来源:南方周末

....

  更令人绝望的是,在中国概念股被集体打压,全球太阳能市场严重供过于求的环境下,短期内股价大幅回升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退市,从美国退市,重新回到市盈率更高的A股或港股上市,这被看做是这些曾以“在美国上市”为荣的光伏企业的最后选择。


  据南方周末记者了解,包括尚德、英利、天合光能、晶澳太阳能等在内的主要光伏企业均已启动退市计划。


  然而,退市回购股票所需的大笔资金又成为新难题。在目前的市场下,能帮助他们完成退市的“金主”并不多。包括财大气粗的国家开发银行金融公司,包括中信产业基金、春华资本、建银国际等等。


  对于一些光伏企业能否找到金主成功退市,张龙根并不看好,“太难了”。


  现在不卖,以后更难卖


  奇怪的是,在一大批光伏企业想“退”而不得之际,数家新能源公司还在争相上市。


  上月,国电科环和京能清洁能源两家公司在香港逆市IPO,然而不是延迟上市,就是融资金额大幅缩水,甚至“少谈风电和太阳能,大打环保牌”。更早之前试图冲刺创业板的公元太阳能,还遭遇IPO被否命运。


  这些看似相反的举动背后,却有着相同的原因。


  正是对未来新能源产业的悲观,让这些恐慌的私募基金急于将过去两年投资的新能源公司“出手”:现在不卖,以后可能更难卖了。


  “2011年6月以后,世况急转直下,背后的私募股权投资一定要退出,现在能卖多少算多少。” 参与了国电科环IPO项目的Frost &Sullivan公司能源电力咨询经理曹寅说,新能源概念股IPO已经很难找到基石投资者了,“他们一听到是新能源,头摇得跟拨浪鼓似的。”


  来自投资分析机构清科研究中心的统计数据,2011年以来,无论从VC/PE(风险投资、私募股权投资)的投资数量以及光伏企业IPO情况来看,均较前几年出现退步。


  试图通过上市缓解资金压力的还有计划分拆旗下业务在香港上市的赛维LDK,但没有人敢买这个债务总额已经高达58.51亿美元的光伏企业的账,消息人士透露,赛维多晶硅业务上市初审就未获通过,目前上市已延至2012年年中。

 

  被拒一千次,也要找银行


  在资本市场融资无果的情况下,太阳能企业的命运掌握在了银行业手里。


  “几乎所有的银行信贷都亮起红灯,流动贷款、设备贷款全部关门。”超日太阳能董事长倪开禄对南方周末记者说,连国有政策性银行的国开行,自2011年初开始也停止了对太阳能企业用于生产制造的信贷,商业银行就更困难。


  目前,中国银行已就光伏行业贷款做出风险提示,在信贷规模上对光伏行业“保持额度”,中国农业银行已将光伏企业划分为“支持、维持、压缩和退出”四类,对所有类别的企业基本都以存量为主,不再给予新增信贷。


  一家光伏企业的CFO形象地说,过去能够融资的空间在腰以上,后来到脖子上,现在都快没到鼻子了,供给企业能够呼吸的空间越来越小。

3页 当前为第 2[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官方微信号:chinajnhb)
(扫一扫,节能环保信息随手掌控)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