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晓青:考虑到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污染特征变化规律以及经济发展水平和管理需求等原因,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自发布之日起已经启动了分步实施工作。
吴晓青:按《通知》的要求,灰霾天气较多的大气复合型污染较重的三区和各省会城市实施时间是2012年,刚才已经说了,要求各地最迟在2016年1月起全面实施新标准,所以把时间给大家讲清楚。
吴晓青:以新的空气质量标准实施为标志,我国环境保护工作将开始从污染物总量控制管理阶段向环境质量管理和风险控制阶段转变,这对我国环境管理的思想和理念都将带来深刻的影响。一方面PM2.5进入新标准,这是体现环境保护以人为本、保护人体健康的重要体现,对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逐步与国际接轨,提高环境空气质量评价工作的科学水平,正确指引公众健康出行,消除或缓解公众感官与监测结果不一致的现象,提升我国政府的公信力和国际形象都具有重要意义。另外一方面,解决PM2.5问题,必须实现控制局地的污染向区域联防联控,从控制一次污染向控制二次污染,从主要控制工业行业向城市规划、公共交通、建筑、生态保护等众多领域控制转变,这些转变都将对我国的环境保护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
中央电视台记者:前两天国务院常务会上曾经提出五项要求,要求持续改善空气质量。我想问一下吴部长,环保部打算采取哪些措施来推进PM2.5的监测和治理?
吴晓青:目前大家对开展PM2.5的监测关注度很高,但如何治理PM2.5应该是更受关注的重点。研究表明,PM2.5的来源广泛,成因复杂,既有因燃煤、机动车、扬尘、生物质燃烧等直接排放的细颗粒物,又有从空气中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氨、挥发性有机物等污染物经过复杂的化学反应形成的二次颗粒物。这些细颗粒物既有本地污染源排放产生,又有外地源远距离输送的影响等等,这些特点决定PM2.5的防控必须采取综合防治的措施。
吴晓青:为着力解决好以PM2.5为重点的大气污染防治问题,环境保护部将会同有关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二、要提高环境准入门槛。三、继续深化污染减排。四、着力抓好机动车污染防治。五、要加强协同防控。六、要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
吴晓青: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是非常重要的,保护环境、改善空气质量需要全社会长期不懈地共同努力,需要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和全体公民积极参与,大力倡导和践行绿色环保的生产生活方式。
吴晓青:以上六个方面的工作,我们环保部门将会同有关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共同制定防治规划、措施,抓好落实。环保部门愿意与社会各界一道,以更大的决心、更大的气力早日实现空气质量的改善。
美国纽约时报记者:您能不能谈一下有关中国五类燃油税的问题,包括征收高额的柴油税,还有其他的硫化柴油的税目的有关情况,您能不能介绍一下这方面所采取的措施?如何体现?
吴晓青:关于税的问题,超出了我们这个部门的职责。我们国家的车用燃油标准与机动车的排放标准是密切相关的,目前我们国家机动车的排放标准分两类:一类是柴油车的排放标准,一类是汽油车的排放标准。
吴晓青:目前我们国家已经制定并出台了柴油车的三、四、五阶段排放标准,目前我国国Ⅳ车用柴油标准尚未出台,国Ⅲ车用柴油供应仍不到位。我们国家的汽油车排放标准已经出台了国Ⅳ汽油车排放标准,国Ⅴ的汽油车排放标准正在制定过程中。目前我们国家市场上还不能保证充分供应满足国Ⅳ汽油标准的油品。
吴晓青:至于您说到的税的问题,我觉得可以通过税务部门去了解。
新华社记者:请问两个问题:第一是关于新标准的实施问题。新标准制定出来之后,下一个最关注的是如何实施,我们看到了有分期实施的规定,有几个时间节点引起了大家的注意。想问到2015年,所有地级以上城市都要达到新标准的话,要如何来保证?在2016年1月1日按时关门又是如何保证的?第二个问题,关于PM2.5的监测问题。很多群众也很关注这个问题,他们会利用手机或者自发下载的软件进行实时的公布数据,还有一些使馆也在公布数据,很多数据和官方公布的数据是不一样的。我在前期采访中了解到,这可能是监测点设置、采样时间、分析方法不同所造成,能否解释一下?谢谢。
吴晓青:我们现在所说的在2016年1月1日全面实施,具体的含义是指监测、发布,监测按照新的标准进行监测,监测的数据进行实时发布。到2016年1月,全国各地都要按照新标准监测和评价环境空气质量状况,是分期不是等待,是要及早谋划,提前准备。我们认为要做好几方面的工作:一是要做好新标准实施的基础工作,这需要一个过程。
吴晓青:按照新标准的要求,为了科学地监测,我们还要调整和优化我们国家的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点位,合理布局全国环境空气的监测网络。在全国地级以上城市按照环境空气的技术规范要求,按照客观性、代表性的原则合理布设监测点位。我们已经做了测算,贯彻实施新标准,全国大概要布设1500个监测点,这需要有个过程。
吴晓青:二是做好PM2.5监测设备的选型工作。早在2006年,环保部首先在珠三角城市开展了PM2.5和臭氧试点监测,以后陆续在26个城市开展了试点监测,为实施新标准的监测奠定了基础。
吴晓青:三是要加大培训力度,提高人员素质,尽快形成监测工作的能力。
吴晓青:新标准发布后,我们已经做了相应的准备,要确保今后按照新标准规定的所有污染物测得出、测得准,而且还要说得清。最后是要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体系,评价和发布体系,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为公众提供各项环境质量的服务信息。
吴晓青:刚才问到达标的问题,我们做了测算,新标准实施后,我们国家将有2/3的城市达不到空气质量的要求,这说明我们面临的大气环境将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也说明大气污染治理的任务是非常艰巨的,需要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才能改善我们国家的环境空气质量。
吴晓青:对一些个人和民间组织自发地对PM2.5进行监测,我们认为这说明公众环保意识的提高,说明我们现有的监测数据还不能满足公众需求,说明环境保护工作需要改进的地方还很多。我们非常赞赏大家对环境保护工作的支持和理解。这是一方面。
吴晓青:为了不断改进我们的工作,特别是环境空气质量监测工作,我们积极主动地邀请有关公众和环保爱好者到我们的监测实验室去参观、了解环境空气质量的监测过程,了解怎么按照环境监测技术规范来进行有效监测。
吴晓青:另外,环境技术监测人员主动走出去,和公众、环保志愿者进行沟通交流,向他们介绍环境空气监测的技术要领、技术方法,通过这样的互动使公众和社会各界能够充分地、更全面地了解我们国家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的过程。
吴晓青:当然我们也要同时指出,按照国家的标准和监测方法,环境空气质量的监测有明确的技术规定。比如说我们国家对PM2.5的监测确定了两类方法,一类叫做手工监测方法,一类叫做自动监测方法。刚才说的这两种方法是作为评价空气质量的标准方法,用其他方法监测出来的数据可以作为参考。无论哪种方法,我们都认为抓紧加快大气污染治理,特别是PM2.5的治理才是最重要的任务。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