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绿色节能环保网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新闻 > 今日焦点 » 正文

七大城市试点碳交易:用市场机制实现节能减碳

发布时间:2012年3月14日 来源:

....

  试点内容:用市场机制实现节能减碳


  试点碳交易,与我国应对气候变化战略密切相关。据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十一五”期间,通过全社会的努力,我国实现了单位GDP能耗下降19.1%、节能6.3亿吨标准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5亿吨的目标责任。“十二五”期间,我国又确定了“单位GDP能耗下降16%、碳强度下降17%”的目标。


  为了实现“十二五”节能减排的目标,我国正在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除了继续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外,还要借鉴发达国家经验,逐步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探索运用市场机制的办法来实现节能减碳。


  半月谈记者了解到,目前7个试点地区都在紧锣密鼓地编制碳排放交易试点的相关方案,并上报国家发改委审批。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在上海市发改委的统一协调下,牵头研究并设计“上海方案”。最新进度是,方案草案已起草完毕,进入对相关参与方、机构和行业的意见征询阶段。


  相关人士透露,上海试点碳排放权交易,有几个条件比较突出:


  一是发展的“承载力”强。上海人均GDP在全国居领先水平,其独有的政策环境对各个行业也有着极大的吸引力,并且能够承担起减排和低碳转型带来的成本压力。


  二是金融发展环境国内领先。上海正在加快金融创新,提高金融核心竞争力,不断吸引金融机构、金融资产和金融人才向上海集聚。


  三是产业的多样性。这个特征是建立一个相对完整和健全的碳交易市场的必要条件,可形成一定的减排成本差异,为碳市场提供必要的空间。


  不少业内人士认为,我国试点碳交易,必须守住一个原则:以我为主,以国内产业需要为主,以发展为主线,在发展与控制中寻求平衡。据了解,此次上海试点的设想是,在初期以激励为主,尽可能减少企业的负担,为企业预留足够的适应空间,让企业可以“有控制地发展”。


  “既适合国情、又简单适用”


  国家发改委相关负责人曾在公开场合表示,此次启动7个地区的碳交易试点,目的是在交易机制、交易规则和核算体系等方面进行技术和机制的创新探索,为最终在全国建立统一的碳市场,找到“既适合国情、又简单适用”的市场体系。


  中国清洁发展机制基金战略发展委员会主席贺邦靖说,以低碳技术为引导的新兴产业发展,不仅为解决气候变化问题找到了出路,而且成为提振全球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发展低碳经济、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已成为中国“十二五”经济发展的重点。


  作为试点地区之一,上海此次下决心推动强制性减排市场的试点工作,可大力发展与节能减排和低碳发展相关的核证、咨询、会展、金融等新型服务业,让低碳产业成为上海新一轮发展的增长点。


  上海市政府人士说,上海将主动顺应国际主流趋势,运用市场机制推进节能减排,积极推进交易平台以及碳市场建设的前期准备工作,加快节能减排技术和机制的创新。


  建设碳交易、排污权交易以及其他环保能源权益交易市场是一次综合性的重大机制创新,会面临很多困难和挑战。如何在相关交易机构中加快建立健全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经营管理机制,充分发挥股东的资源优势,不断加强队伍建设和业务创新,都是“极有分量”的新课题。


  在中国环境类权益市场领域,上海最早进行探索。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负责人说,2008年前后,国际碳交易市场迅速发展,但国内环境能源交易市场尚未启动,没有形成一个相对有序的环境能源交易“氛围”。2008年8月初,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经国家发改委同意、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正式成立,成为全国首家环境能源交易机构,弥补了国内相关领域交易机构的空白。


  上海此次试点,目标应分阶段,首先成为长三角及相关区域的碳交易中心市场,然后成为全国碳交易的中心市场之一,最后成为具有影响力与竞争力的国际性碳交易市场平台。

2页 当前为第 2[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官方微信号:chinajnhb)
(扫一扫,节能环保信息随手掌控)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