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消息称,山西省鼓励省内外企业利用资金和技术优势,采取合作、参股和独资等多种方式在山西省投资建厂,并积极争取国家财政预算内资金和国债资金的支持。这也是很多企业比较看好到山西投资的一个重要原因。
循序渐进式投资
但事实远没有设想的顺利。“目前进入山西投资遇到了一些难题。”上述人士表示,目前还在协商,希望能有新进展。
“小心一点儿!”是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听说浙江企业欲抱团进军山西后给出的建议。
“这个行业越来越不好赚钱了,利润越来越低。”林伯强表示,如今行业竞争比较激烈,投资发展还需要缓冲一下。“目前,行业整体处于整合阶段,这一两年行业还是非常艰难的,无论在哪儿都非常艰难。”
“目前,国内外光伏业都相对困难,全国光伏业都陷入了尴尬境地。”山西省经信委电子信息处处长叶荃透露,目前山西省正在研究如何发展新能源,但还没有结果。
“发展光伏产业的根本是使山西由制造大省逐步向应用大省迈进,渐进式地鼓励企业及时升级,降低成本,最终大规模应用,这才是我们的重中之重。”叶荃表示,2011年山西省吵得沸沸扬扬的财税支持新能源的文件,目前并没有落地。
据记者了解,曾在行业低迷期大手笔宣布进军光伏业的富士康保利协鑫大同项目至今没有实质性进展。
2011年8月初,经过多次协商,富士康、保利协鑫和大同市在太原签署了新能源及新兴产业战略合作意向。按照初步设计,项目全部建成后年产值约800亿元,打造垂直一体化光伏发电项目。
“目前富士康在大同投资的光伏项目还未动工。”叶荃说。
“当初真正吸引保利协鑫到大同的,是大同市给保利协鑫6亿吨优质煤的承诺。”一名知情人士说,“这样协鑫可以自己发电供应给硅厂,来降低多晶硅的生产成本。”
这一说法在叶荃处没有得到证实。“目前并没有财政政策及相应文件对发展新能源给予政策支持。”
同为煤炭大省的内蒙古,2009年,内蒙古自治区出台《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完善煤炭资源管理的意见》(内政发[2009]50号)。明确规定,一次性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在40亿元以上的新建大型装备制造和高新技术项目可以配置煤炭资源,每20亿元配置煤炭资源1亿吨,一个项目主体配置煤炭资源最多不超过10亿吨。这一度成为当地招商引资最大“诱饵”。
“对有技术、有市场、有资金的项目,会给予一定扶持政策,没有技术、没有资金、没有市场的项目就缓缓在上,还没有上马的项目就再等等。”叶荃如是说。
李胜茂建议,企业前期投资的力度不宜过大,投资额可以分阶段完成,不要盲目地“大、干、快、上”,富士康和保利协鑫投资大同项目就可见一斑。李胜茂认为,富士康曾一度拖延开工期,主要原因是先期把投资额度做得太大,在光伏行业宏观环境突变的情况下,一时显得束手无策。“投资大了风险也随之加码,还是应遵循循序渐进的过程,把握投资节奏。”
“同时,尽量与地方政府绑定利益关系,比如投资当地一个项目,可以与当地的国有企业共同开发合作。”李胜茂表示,“如果有利益主体参与,能增强企业与地方政府谈判能力。”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