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概念车,Hy-wire价格不菲,但是通用汽车公司负责研发的副总裁2003年自豪地宣称:“我们正在努力,使燃料电池车在十年后成为人们买得起的轿车,并能行驶在大街小巷和高速公路上。”通用汽车对氢燃料电池车商业化的目标是:批量生产,售价合理,能够盈利。在2010年之后成为第一家售出100万辆燃料电池车的公司。当时美国总统布什对氢动力车十分关注,政府部门也作出了建设多处加氢站的规划。
两年之后,通用汽车能源动力高科技全球巡展来到上海,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第三代氢动力燃料电池车雪佛兰Sequel。比“Hy-wire”概念车,我说它走了一条复古路线,更加像一辆普通的SUV。它的动力系统由燃料电池与3个电动机和一个锂电池组成,具有类喷气式加速特点和全轮驱动;它继承了“线传”的理念,制动、操控和避震的底盘全都一改机械系统为电子控制,这些技术都装配在底盘之下,提供了稳定的低重心。众多创新科技结合使这款车成了世界上第一台一次加氢可持续行程480公里的氢动力车。同时,由于大量机械传动转换为由软件控制的电气系统,与传统汽车相比,雪佛兰Sequel只有十分之一的运动部件。
比起外形、操控和传统汽车已经完全不同的“Hy-wire”,雪佛兰Sequel不但有了品牌,而且从外形到车内的配置都和传统轿车有一种密切的传承,人们在车里又会看到熟悉的一切尽管眼睛看不到的地方发生了颠覆性的改变,雪佛兰Sequel的确使氢动力燃料电池车迈出了从概念车向量产车型的关键一步。
悲喜氢能源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在传统汽车还占据绝对主流的今天,氢动力车的推进有些超前,研发的投入巨大,外部支撑条件尚不具备。2008年开始的金融海啸,令通用汽车的资金链断裂,最终破产重组。加上新总统奥巴马对新能源车的兴趣点转向电动车,接近曙光的氢动力车功败垂成。
可喜的是通用汽车在2010年春宣布:将重拾氢燃料电池车的开发,并最终实现商业化生产的目标。在加州举行的一次发布会上,通用全球动力总成系统执行总裁Freese表示:在公司最困难的时候,我们也没有放弃燃料电池技术。尽管政府的资助已经从氢燃料电池车转到锂电池车上,但是在2015年前,通用将推出用于零售的氢能源车。
最早进入氢动力研发的奔驰,在2009年推出奔驰F-CELL。这款奔驰B级车据称是全球第一款量产的氢燃料电池车。
2011年上海国际车展期间,F-CELL跨越四大洲的“125天环游世界”示范车队刚好到达上海。在世博展区宽阔的街道上,我兴致盎然地试驾了这款奔驰最新氢燃料电池车。安静、平顺、提速快是我最大的感受。它使用的最新氢燃料电池驱动系统,输出功率100千瓦,续航里程可达400公里,而每次充满燃料只需3分钟。首批约200辆B级燃料电池汽车于2010年在欧美上市。
丰田、本田、大众也开始加入氢燃料电池车研制的行列。德国和日本已经宣布了建设1000座加氢站的计划。
中国氢能源车,进入第一方阵
在中国,从2006年起,燃料电池车也有可喜进展。在从奥迪公司归来的万钢教授主持下,上海同济大学汽车学院从自主研制的氢燃料电池车“超越1号”起步,走了一条独辟蹊径的技术路线。2008年奥运会上,同济大学与大众联合研制的20辆帕萨特领驭氢燃料电池车已经露面,其后还被送到美国底特律国际车展亮相,并在加州进行路试。有专家评介说,在全球氢能源车的研发方面,中国在第一方阵已经占有一席之地。
尽管燃料电池车日渐成熟,但是受技术、成本和基础设施的制约,普及起来尚待时日。同济大学汽车学院院长余卓平介绍说,我们的燃料电池车一次加氢可以跑300公里,百公里加速15秒,性能和汽油车很接近了。在工程技术方面,比如储氢技术和国外还有差距。通用的储氢罐的压力是780帕,我们是350帕;因此行程短一些。但是我们率先在氢动力车上嫁接了混合动力技术,使氢动力车的效率有效提高。另外随着氢燃料电池技术日益完善,铂金属的用量下降,燃料电池的成本越来越低,到2015年,中国的氢动力车也将接近商业化。
余卓平教授谈到氢来源的多元化,他举例说,氢比电池的储能密度高。太阳能、风能发电的电力存储是一个难题,一个解决办法就是用来电解水,制氢气。他还告诉我,在上海进行燃料电池车示范的时候,用的是工业副产氢气。上海有庞大的钢铁产业、化工产业,生产中有大量氢气副产品。他作了一个统计,如果把上海工业的副产氢气拿来给燃料电池汽车使用的话,大概可以支撑40万辆汽车。工业副产氢气一公斤35元,1.1公斤氢气可以跑100公里,比较一下,已经比汽油便宜了。在上海发展燃料电池车,氢气资源就是一个优势。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