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绿色节能环保网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新闻 > 行业要闻 » 正文

水处理仰仗膜力 分离膜十二五规划上报

发布时间:2012年4月20日 来源:中国证券网

....

  尤金德表示,目前国际上废水回用领域的膜法处理工程已占到总量的95%以上,中国的膜材料也有90%以上用于水处理。


  尤金德指出,早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以超滤膜为核心的直饮水系统就为参观世博会的七千万观众提供了健康的直饮水,其主要卫生指标甚至优于欧盟标准。因此,如果《分离膜行业“十二五”规划》如期实现,我国的饮用水质量将有质的飞跃。


  反渗透膜:海水淡化“杀手锏”

       “此外,海水淡化也是分离膜的一个重要应用领域。在此前的一次内部会议上,有关领导已经表态,中国在海水
  淡化方面将开展一次大会战。”陈观文说。


  “实现海水淡化的方法包括蒸馏法、膜法、离子交换法等。其中膜法技术因为效率高、无相变、能耗少、运行费低等优点已成为海水淡化的首选技术。”尤金德说。


  国家发改委环资司节水处处长杨尚宝则表示,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已经建成的海水淡化工程能力达到60万吨/天,其中有60%采用了膜法技术。相关“十二五”规划提出海水淡化能力要达220万-260万吨/天,意味着膜法技术有更多施展空间。


  “预计‘十二五’期间还将设计建造20万-30万立方米/天的反渗透膜法海水淡化系统,新增海水淡化能力100万-150万立方米/天。随着海水淡化工程的规模化和成熟化,采用膜法进行海水淡化的工程比例有望进一步提高。”尤金德说。


  至于一些饮用水的处理同样需要用到反渗透膜,“例如当前普遍使用的桶装水,大部分都需要经过反渗透膜过滤。”陈观文说。“当下国产反渗透膜的市场份额只有10%。我们希望未来这一比重能进一步上升,甚至提高到50%以上。”尤金德说。


  根据规划,“十二五”期间反渗透膜年产能要达到1000万平方米,国产反渗透膜份额要上升至25%-30%。而目前,国内反渗透膜年产能只有400万平方米。


  离子膜:氯碱工业“点金术”


  “除了水处理外,分离膜还有各种其他应用,包括有用物质回收、气体分离和血液透析等。”陈观文说。这其中,全氟离子交换膜作为分离膜的一种,在氯碱化工、新能源领域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记者了解到,我国现有氯碱工业装置规模超过3800万吨,是全球第一氯碱生产大国。但国产离子膜产业化以前,我国离子烧碱所用的核心材料离子膜100%依赖进口,成为我国基础产业氯碱工业安全运行和健康发展的瓶颈。


  为了消除这一威胁国家经济安全的隐患,从1980年开始,我国将这一技术列入国家“六五”、“七五”重大科技攻关计划,先后投入几亿元资金进行科技攻关,但一直没有研制成功。


  根据规划,“十二五”期间国内氯碱工业用全氟离子膜将实现规模化生产,年产能达到20万平方米,到“十二五”末争取替代进口率达60%。


  “这一专利可能会申请国家发明一等奖,而这一奖项已空缺了两年。据我所知,多位国家领导人在看到这一项目后都非常兴奋。”陈观文告诉本报记者,分离膜在这一领域的应用已不单纯是水处理了,而是配合国家重大战略性装备制造的一个关键部件。


  作为国家863膜与水处理领域专家组成员、国家发改委评议专家,陈观文此前也参加了该项目的验收。


  他指出,烧碱是所有化工工业中最基本的原料之一,是我国两大基础产业之一,一年有1000亿的产值,可见离子膜的市场空间有多大。

2页 当前为第 2[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官方微信号:chinajnhb)
(扫一扫,节能环保信息随手掌控)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