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客车企业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规划》久经修改才得以出台,但由于与企业最初判断基本一致,相比其产生的影响、所受鼓舞更大,也更坚定了企业在新能源领域继续研发、寻求突破的决心。虽然资金方面并不明确,但相信坚持自主研发新能源汽车技术的企业都会受益。”
“因为有政策推动,在公交车领域,节能和新能源汽车技术推广相对乐观,混合动力公交车所占比例较大。《规划》出台后,纯电动公交车的推广速度会加快。”另一客车企业市场部相关人员如是说。
百花齐放格局初显
很多业内人士表示,《规划》出台的最大意义在于为企业指明了发展方向。日前在德国汉诺威召开的“中德电动汽车合作会议”上,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阐述了中国培育和发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紧迫性和重要性。他表示,中国高度重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发展,将新能源汽车列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通过采取加强规划和政策引导、完善标准法规等措施,促进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
王秉刚认为:“之所以进行示范推广,是因为在不确定具体技术路线的前提下,本着尽量减少浪费的原则,希望通过具体实践,找到真正适合的路线。政策的确起到了推动作用,但最终还要看市场接受与否。”
前段时间,工信部决定在上海、山西和陕西三省、市开展甲醇汽车试点工作,说明政府在坚持以纯电驱动为主要技术路线的同时,考虑发展其他替代燃料动力汽车,多管齐下。“起草《规划》之初,我们就对天然气等节能技术路线给予了肯定,现在燃气车的市场表现就是很好的例子。”王秉刚补充说,“在众多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品中,产业化方面表现最好的是混合动力公交车,其成本在逐渐下降,技术也在不断完善。”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