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文件预计,今年污水处理、垃圾处理、污泥处置和脱硝四大设备领域将有较大增长空间,PM2.5检测仪器市场将加速释放。特别是去年第七次全国环保大会上,环境保护部与各省及部分央企签署减排目标责任书所涉及的总计5561个工程减排项目,所带来的投资机会有望在今后两年集中释放,参与其中的各个项目设备提供、工程建设及运营的公司将率先受益。
近日又有媒体报道称,国家发改委高层透露,经过多次修改,由发改委牵头制定的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有望近期出台,可能成为首批国务院批准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其中提到的四项核心战略包括:实施重点工程带动战略;进一步完善财税、金融等政策体系;鼓励技术进步,建立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和国家工程实验室;同时通过下游的环境服务业带动上游的环境装备制造以及工程设计等行业。
接近发改委的知情人士证实,包括节能环保在内的七大战略新兴产业规划,确实将于二季度陆续发布。环保业人士预测,新规划的发布将极大带动环保设备制造企业的订单需求。“对于节能环保产业来说,这个产业链条确实还有待市场化的推动。政府要做的事是把蛋糕做大,让节能企业有需求,拉动设备采购量,降低设备成本。把动辄上百万的设备价格降下来,节能企业也将获益。”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碳核算中心顾庆平主任介绍。
污水处理设备商一季度业绩增势明显
从已披露的2011年业绩情况来看,环保类上市公司的整体盈利能力较好,多数公司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实现了同比增长。比如业务横跨污水处理、城市垃圾和工业固体废物处理的桑德环境,2011年实现营业收入超过16亿元,同比增长65.48%,实现净利润超过3亿元,同比增长42.39%。
另外,从事污水处理设备制造和技术研发的碧水源在2011年也创下佳绩: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0.26亿元,同比增长105.01%;实现净利润3.4亿元,同比增长88.71%;均创历史新高。
中信证券研究报告显示,4月第一周,典型工程设备类环保公司2012年平均P/E水平回升至28倍,部分公司股价处于中长期的配置区间。考虑到饮用水强制提标日期的不断临近,以及未来可能的水价上调趋势,从事污水处理的环保设备商市场空间可能进一步打开。
资料显示,到2010年底,全国城市污水处理再生水平均利用率为8.5%,在即将出台的“十二五”环境保护规划大框架下,到2015年全国城市再生水利用率要达到20%以上,较2010年底提高了10余个百分点。而发达国家再生水利用比例高达70%以上,和它们相比,中国的再生水投资市场只是刚刚起步,未来前景可期。
根据华泰证券近期发布的一份调研报告显示,污水处理和再生利用“十二五”期间投资规模高达3800亿元,投资将主要集中在管网、城镇污水处理厂改造和新增、污泥处理、再生利用等方面。这意味着,顺应“十二五”污水处理产业发展的需求,拥有污水处理专利技术的公司将迎来发展的黄金期。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