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绿色节能环保网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新闻 > 行业要闻 » 正文

上海绘就“十二五”低碳建筑节能新蓝图

发布时间:2012年5月16日 来源:中国建设报

....

  加大科研投入,提升创新水平


  上海将加大科研投入,对建筑节能领域的基础科研问题开展系列专项研究,包括城市建筑能耗调查、节能效果、建筑环境等,为准确判断节能方向提供决策支撑。


  加强技术的基础研发,完善地源热泵、太阳能等地方性技术应用数据的基础。加强有关建筑节能发展机制研究,尤其是市场化推进机制以及本领域的金融创新机制研究。


  强化节能监管,完善管理体制


  加强建筑节能建材与设备产品的生产和市场监管,强化建筑节能工程全过程监管,杜绝监管盲点。实施建筑节能材料与设备产品的生产许可、产品能效标识制度和市场准入制度,加强市场监督检查和材料与设备产品进场的抽检,杜绝劣质产品进入施工现场。


  完善配套政策,加强对材料生产企业、开发建设企业、设计单位等各相关主体的监管力度,对采用劣质材料、偷工减料、违法施工等违规行为加大处罚力度。完善组织,加强协调和管理,进一步完善建筑节能管理体制。强化执行建筑节能从业人员执业资格和企业专业资质管理。


  加强对高能耗与重点能耗建筑的政策约束。对大型新建公共建筑实施建筑能耗核准制。建立既有公共建筑能耗定额制度,明确高峰负荷限额,实施建筑能耗公示制度。建立目标责任管理制度,对重点用能建筑将能耗列入目标责任管理,制定能源定额和支出限制,用具体明确的能耗目标约束建筑日常运行管理,并依照节能的实际情况予以奖励或惩罚。


  完善能效测评技术,推行标识制度


  进一步规范并扩大用能产品、设备的能效认证制度,推行能效等级市场准入制度。组织修订、完善用能产品的能效认证标准,提高市场准入能效标准,实施强制性市场准入制度。


  建立并逐步有序推广建筑能效测评标识制度。先对宾馆、商场、办公等高能耗建筑开展建筑能效等级评定;先对新建建筑全面推行能效标识制度,然后再逐步对既有建筑开展能效等级评定,尤其是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工程。对建筑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用能设备系统的效率、单位建筑面积的实际能耗指标进行检测评估,并以能耗指标为依据,对建筑实施不同等级的能效标识,定期向用户公布,帮助用户直观了解并判断建筑能效状况。完善第三方公正、公平、公开的能效测评机制。

2页 当前为第 2[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官方微信号:chinajnhb)
(扫一扫,节能环保信息随手掌控)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