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绿色节能环保网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新闻 > 今日焦点 » 正文

节能汇聚行业力量 上下游联动共推产业升级

发布时间:2012年7月24日 来源:中国电子报

伴随国家新一轮节能补贴政策出台,“节能”成为电子电器市场的关键词,也为产业发展指明大方向。2012年7月20日,在新政出台1个多月之时,中国电子报社在工业和信息....

有关电视机功耗的国际标准主要有两个,IEC62301和IEC62087,中国目前的测量方法主要就来源于这两个标准。此次节能新政中对平板电视的能效补贴基本上是依据《平板电视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这个标准执行的,该标准是强制性标准。除此之外,我国还制定了《音频视频和有关设备的消耗功率的测量方法》,简称“能耗标准”,目前已经制定完成。“能耗标准”的制定也参考了IEC62087,给出了电视机平均功率的测量方法,并参考“能源之星”标准,提出了具有自动亮度控制功能电视机的功耗测量方法。

对比我国的这两项标准,能效标准主要基于能源效率,就是电视机将电能转化成光能的效率,而能耗实际上是电视机的实际耗能情况,这两者是不同的。能效指标高的产品具备低能耗技术水平,但由于产品的各种调整状态不同,在实际使用中,高能效产品与一些相对能效较低的产品相比并不一定更好,甚至出现相反的情况。

基于此,我提出两点建议:一是建议平板电视功率测试方法采用《音频视频和有关设备的消耗功率的测量方法》规定的平均功率测量方法,并要求电视机标明平均功率值;二是平板电视应注明该产品的年消耗电量,便于消费者直观地了解产品的能耗情况。

瑞士高效节能产品研究中心主任赵中华:从国际经验看,家电节能补贴要更有成效地推动市场向高能效产品转型,并带动节能技术进步,要遵循五项原则:第一,节能补贴应该只限于补贴1级能效的产品,如果1级能效产品的市场份额过高,则应在1级能效标准之上设定更高的能效指数标准;第二,节能补贴应该只针对采用最新节能技术的产品,鼓励先进技术、淘汰落后技术是节能补贴政策的基本功能之一,补贴应只发放给那些具有最大节能潜力的新技术,所以相对耗能较高的技术,如等离子,不应该在节能补贴范围之内;第三,节能补贴应该避免补贴超大机型产品,超大尺寸的电视、超大容量的冰箱和洗衣机,即使采用最先进的节能技术,其绝对能耗比采用同等节能技术的普通容量的产品仍要高出不少;第四,节能补贴额度占产品销售价格的20%~30%时才会有明显效果;第五,节能补贴产品应该列出全生命周期成本,并与普通产品做比较。

企业对策:研发新技术 培育消费者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副处长曲晓杰:节能补贴政策的背景和意义十分明确,企业正在加快相关方面的调整和投入,目前已经有很多符合节能补贴要求的平板电视、洗衣机、冰箱、空调、热水器产品出现。值得一提的是,在注重设计、生产高能效产品的同时,企业还应注重产品在整个生命周期中对环境的影响。因此,企业应该在产品生命周期的全过程当中注重绿色管理,包括产品的研发设计、生产制造、产品包装、物流交付以及最后的产品回收各个环节,这将是企业下一步的发展重点。此外,企业还应该大力推进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以芯片技术的发展支撑整个家电行业做大、做强。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质量安全检测中心整机安全室主任张志刚:使用环境会对产品产生一定影响。以空调为例,随着室外环境温度的提高,空调性能会有不同程度的衰减,企业有必要对其性能进行完善,争取生产出更加节能的产品。

推动家电节能必须依靠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依靠传统制造技术和材料来制造节能家电产品的方法,越来越表现出局限性,至少提升空间已经越来越小。因此,企业必须转向新产品或技术的研发,比如具有制取热水功能的家电热泵空调,其功能相当于1台空调和1台热泵热水器的组合,既能当做空调使用,还可以制取热水,相对于传统的电热水器或空调而言,其节能效果非常显著。再比如,采用了新材料工艺的铝合金热水器,这种产品不但价格低,而且热效率高,还可以减少污染。

消费者还会担心安全隐患。因此,企业除了要制造出好的节能产品,更重要的是通过企业、媒体、行业对消费者进行教育,让消费者理解替代技术和替代材料的优越性、必要性,打消消费者的疑虑。

赛迪顾问股份有限公司业务总监刘晓静:未来节能家电会呈现五大发展趋势。第一,节能家电产品日趋智能化,只有既节能环保,又智能的产品才符合发展趋势;第二,变频技术的应用会更加广泛,并且也会从空调转移到其他节能家电产品中;第三,高效电机将推动节能家电发展,因为电机是家电的核心部件,所以高效电机是国家节能产品惠民工程发展的重点;第四,功耗的集中管控将提升家电的效率;第五,降低待机功耗,提高节能水平,通过降低功耗避免能源的浪费和环境的破坏。

基于此,我们给企业3条建议。第一,企业要紧跟政策,适时调整产品线结构,把握政策趋势,但不能一味依赖国家这些刺激性的政策,应自我调整,积极配合国家的产业升级、经济结构调整的大方向,主动求发展;第二,企业要步步为营,把控政策实施中的风险,进行全面的调研分析,谨慎地进行改变,避免盲目造成重大损失;第三,企业应主动宣传,凸显企业社会责任,对内采取节能措施,改进节能环保技术,对外引导公众进行绿色消费,倡导节能理念。

政策展望:节能政策应持续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副处长曲晓杰:下一步,我们的工作重点集中在3个方面:第一,加大家电节能技术、节能材料的应用,引导企业加强绿色家电生产线改造,推动节能家电核心技术的突破和关键零部件的产业化,推广绿色节能技术;第二、节能产品惠民工程对家电行业的发展有明显的推动效果,我们也在研究,是否要推动家电下乡产品的节能惠民;第三、顺应家电行业节能、智能化的发展趋势,目前市场上已经出现了很多智能家居、智能家电的解决方案和产品,并且出现了一些比较领先的品牌,比如有些洗衣机已经实现了智能化,未来我们会加大对智能家电的支持力度。

赛迪顾问股份有限公司业务总监刘晓静:政策未来的发展将体现3个关键词。第一是持续,节能产品惠民工程的相关政策将会以其他方式持续下去,因为调整经济结构、自主创新、改善民生、节约资源都是新兴经济今后发展的重要趋势,并且在以转型升级为重点的“十二五”期间,类似节能产品惠民工程这样的承载政策都应有良好的持续性;第二是拓展,本次新政对消费者的覆盖范围相对以前有所缩小,随着产品更新换代需求的增加,未来的覆盖面将会更广;第三是转变,通过节能产品惠民工程的带动,在标准化等多个领域,未来将会出现更多的刺激举措,多角度地促进产业全面变革,甚至会有节能惠民工程的新措施出台。

北京中怡康时代市场研究公司总裁助理彭煜:尽管节能补贴新政提出要试运行一年,但我们希望这个政策可以持续下去。以空调市场为例,2009年6月,第一期节能产品惠民工程开始时,高能效产品的销售量和销售额占比仅为25%左右,政策施行1年后,高能效空调的销售额和销售量占比几乎提升了1倍,平均单价保持了相对合理的上涨过程。到2011年6月,节能产品惠民工程结束时,高能效产品的销售量比重有所下滑,跌到了工程开始时的情况,尽管高能效产品的销售水平在下跌,平均单价却没有下跌,平均单价反而在上涨。所以,我们呼吁政策能够具有很好的延续性,只有政策得以持续,才能给技术、产品和企业带来最大的帮助,也才有利于国家的节能减排事业。

2页 当前为第 2[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官方微信号:chinajnhb)
(扫一扫,节能环保信息随手掌控)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