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绿色节能环保网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技术资料 » 环保技术 > 大气控制 » 正文

烧结烟气脱硫的发展

发布时间:2009年11月12日 来源:中国冶金

....

2. 3  二次排放

(1) 气体排放

对于以石灰石、石灰和碳酸盐作脱硫剂的湿法和半干法脱硫技术,在生成脱硫剂的前道工序和脱硫过程中都会有CO2 排放。例如: 石灰2石膏法每处理1 t SO2 要排放0.7 t CO2 ,因此烧结烟气脱硫要与控制CO2 排放,需同步考虑。

(2) 固体排放

目前,以石灰石、石灰作脱硫剂的半干法脱硫技术,如密相塔法和循环流化床法等,脱硫副产物也为石膏,可用作干混砂浆主料、水泥缓凝剂、建筑材料和筑路材料等。其中密相塔法脱硫副产物(石膏为主) 用于生产干混砂浆,其中的胶凝材料全部使用冶金生产固体废弃物,不需加入水泥。干混砂浆技术是为改变传统的在建筑工地现场配置砂浆易造成质量不稳定和污染环境的问题而逐渐形成的砂浆生产与使用方法。这项技术不但能够使得砂浆生产的主要环节从建筑工地转向工厂车间,从而形成高效、环保的流水作业方式,而且还有利于大量使用各种固体废弃物。用密相塔法脱硫副产物制造干混砂浆的技术已在石家庄附近得到应用,效果良好。

(3) 废水排放

石灰2石膏法、氨2硫酸铵法等湿法脱硫技术用水量较大,并有污水排放。

2.4  占地要求与烟气处理能力

中国建成较早的烧结厂,大都没有预留烧结脱硫位置(新厂则已预留) 。对于改造空间受限的企业宜选择工艺简单、占地面积小的半干法脱硫技术,如密相塔法和循环流化床法。

密相塔法脱硫技术占地面积较小,目前烟气处理能力一般为50 万m3 / h 以上,而处理120 万m3 / h 及更大能力的装置即将应运而生。目前氨2硫酸铵法烟气处理能力可以达到120 万m3 / h ,活性炭法烟气处理能力可以达到170 万m3 / h 。活性炭法不仅烟气处理能力大,其占地面积也较小,这是活性炭法相对于其它脱硫技术的一大优势。

2. 5  脱硝及二噁英脱除

发达国家对污染物的治理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粉尘治理,第二阶段是SO2 、NOx 等污染物治理,第三阶段是CO2 、二噁英、痕量重金属等污染物治理。中国新颁布的《钢铁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烧结(球团) 》(征求意见稿) 对氮氧化物和二噁英的排放限制已经作出明确规定,这就要求脱硫之后也能够考虑脱硝及二噁英脱除,如活性炭法;当前脱硫系统应该预留脱硝和脱二噁英的节点, 以备日后功能扩展。

3  选择性脱硫与循环富集脱硫

3. 1  选择性脱硫

选择性脱硫的技术思想是根据烧结机头与机尾处SO2 浓度低、中间部分SO2 浓度高的特点,将由风箱抽出的烟气分成2 条烟道,分别进入2 台电除尘器和2 台主抽风机,其中一条烟道为SO2 浓度低的非脱硫系烟道,经过主抽风机后直接排入烟囱;另一条烟道为SO2 浓度高的脱硫系烟道,并在该烟道主抽风机后安装脱硫装置,烟气经脱硫后再由烟囱排放。选择性脱硫技术可以大幅减少脱硫装置需要处理的烟气量,节省投资和运行费用。

选择性脱硫技术的关键之处在于脱硫系烟道与非脱硫系烟道之间的烟气分配。国内大型烧结机大都采用双烟道,但是设计初衷是为了同时使用两个中型风机进行抽风,若采用单烟道则需要大型风机。

根据在许多企业的实测和脱硫装置实际运行经验,可以对双烟道的局部进行改造,将每个风箱与两条烟道都通过支管连通,在每个风箱底部总管段安装阀门来控制烟气流向,并对每个风箱安装烟气成分实时监测设备,随时根据每个风箱的SO2 浓度, 动态调整风箱烟气流向,真正实现脱硫系烟道SO2 浓度高而被脱除,非脱硫系烟道SO2 浓度低而直接排放,达到选择性脱硫的目的。

3. 2  循环富集脱硫

循环富集脱硫的技术思想是从烧结机烟道中取一部分烟气返回到烧结机上部的密封罩内进行循环,同时补充烧结机燃烧所需要的氧气,剩余部分烟气经脱硫处理后排放。由于将烧结过程中的烧结烟气部分返回烧结机的密封台车上,以减少烧结过程中产生的烟气外排量,从而减少外排的烟气总量,同时对烧结过程中产生的SO2 起到富集作用,可提高脱硫效率,减少脱硫装置的烟气处理量。

循环富集脱硫技术的关键难点是如何有效控制氧气的加入量,保证系统的安全性与可靠性,达到最好的烧结效果。

4  烧结工序中脱硫装置的优化配置

烧结烟气脱硫装置一直以来被认为是烧结工序后面的附加设施,所以烧结工序的系统设计与烟气脱硫的系统设计经常是由不同单位完成,设计理念和思路的不同易造成系统间的衔接出现问题。例如,有些烧结烟气脱硫技术(活性炭法等) 也具有除尘的作用,功能与原有的烧结除尘设备相同,应考虑是否取消原有的除尘设备或者减小原有除尘设备的规模。此外,烧结烟气脱硫和废气余热回收也应该协调平衡进行开发。

2页 当前为第 2[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官方微信号:chinajnhb)
(扫一扫,节能环保信息随手掌控)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