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绿色节能环保网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新闻 > 行业要闻 » 正文

秸秆资源化纳入国家行动 “秸秆能业”迎来春天

发布时间:2009年11月13日 来源:新华网

....


    据他介绍,目前合肥工厂一台燃炉每天要“吃掉”约80吨以稻草、玉米秸秆为原料压缩制成的生物燃料。这些燃料不仅可以替代过去使用的天然气,而且燃烧后的炉渣还可作为建筑材料。 


    曾锡文给与会人员算了一笔“节能账”:以全国的洗衣粉年产量为300万吨来计算,如果全部采用生物质秸秆燃炉,每年将可以利用近40万吨的秸秆,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超过20万吨,节约标准煤20多万吨。 


    目前,在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支持下,我国不少地方在秸秆综合利用取得可喜成绩。在安徽肥东县,记者看到不仅一些企业用秸秆生产蘑菇等食用菌,用秸秆饲养奶牛,生产牛奶,形成农业循环经济。还有些公司用秸秆生产气体和固体燃料,替代煤炭等化石能源。 


    中国农业大学石元春院士认为,以秸秆为原料的现代能源是一个新兴产业。在当今发展清洁能源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大形势下,秸秆迎来了一个发展现代能源产业的重大机遇。如将1亿吨露地燃烧的秸秆用于发电,可建500个25MW的小型电站,相当于一个“三峡”的发电量,年替代4350万吨标煤和减排9000万吨二氧化碳。 


    生物质能产业化任重道远 


    在此次秸秆综合利用现场会上,与会人员普遍认为,随着全球石化能源日益紧张,以秸秆为代表的生物质能必将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不过,由于目前还存在着技术、市场等门槛,产业化水平仍然较低。 


    安徽省农委副主任周世其说,目前秸秆综合利用还存在着政策、资金、技术三重瓶颈。以安徽为例,受秸秆利用经济效益不高,甚至赔钱等因素影响,全省仍有一半左右的秸秆未能得到有效利用。在资金上,国家对综合利用项目奖金补助及产品税收的减免主要集中在工业领域,对秸秆利用项目支持不够,不能有效促进秸秆规模化利用。另外,秸秆利用新技术研发、推广投入不足,影响了秸秆综合利用度的进一步提高。 


    专门从事生物质发电的中节能宿迁生物质能发电有限公司负责人说,虽然目前秸秆能业发展势头良好,但从行业看,以秸秆为代表的生物质能利用还面临着一些问题。一是秸秆的收贮运问题。目前传统的耕作模式、农村劳动力缺乏以及农机化水平影响了秸秆的收集。如何组织好秸秆的收贮运,探索和健全秸秆工业化利用的服务体系是重要课题。其次,秸秆综合利用的一些技术也需要突破。此外,一些企业还希望政府能够加大补贴、税收支持力度,给予生物质能利用企业一定的政策优惠,鼓励他们发展。 记者杨玉华、江国成

2页 当前为第 2[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官方微信号:chinajnhb)
(扫一扫,节能环保信息随手掌控)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