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文挥继续介绍说,根据国家相关监管机构要求和环保部门相关环境评估指标等,交行把客户和项目按红色、黄色、绿色三类进行分类标识管理。绿色为环保达标企业,细分为环保优秀、良好、合格、无碍四小类。黄色为环保警示企业,以企业排放达标情况、人民银行企业征信系统环保记录等环保敏感信息为触发条件,细分为环保关注和环保警示两个小类,交行将支持此类企业的节能环保改造,对一定期限内环保仍然不能达标的企业实施减退。红色为环保风险企业,无论企业经营状况如何,只要在环保方面不合格,交行将实施坚决的减退和禁入。
为了构筑信贷支持环保的长效机制,交行对信贷系统、流程、评估制度和手册进行了全面升级。据了解,授信企业环保情况及环保标识被全面融入授信贷前、贷中、贷后全流程。升级后的信贷信息管理系统不仅能记录每个企业和项目的分类情况、分类动态数据和分类标准,而且还增加了缺失环保信息的客户流程控制,未通过环保标识和分类的信贷项目将无法完成贷款全流程。
钱文挥举了个例子,某市一个重要化工项目向交行申请一笔数目不小的贷款,项目母公司是中国化工五百强之一,也是当地龙头企业之一,企业资质不错。但交行发现项目里有一项产品属于总行140类限制类、可能危害环境的产品,同时其下游产品也属于受国家政策限制类的产品。经过反复论证并向企业说明情况,交行最终没有参与这个项目的融资。
“从长远看,一旦环保标准更严格、国家限制措施力度更大,该项目的产品就可能会被限制销售,对企业经济效益和银行都会产生负面影响。”钱文挥说。
值得一提的是,交行的“绿色信贷工程”不仅实施于新进客户和项目的审批,还适用于存量贷款的贷后管理。
钱文挥告诉CBN:“信贷是长期积淀的过程,每年新增贷款20%~30%,银行贷款比重较大的是存量贷款,而存量贷款中的一些客户并未达到现有环保节能标准、或者从长远看存在环保问题。”
鉴于此,交行引入了贷后管理,既对新进客户提高环保标准,也对存量贷款,尤其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的重点关注企业,加强授信客户环保情况跟踪监测力度。即在授信后定期、不定期监控时,要即时更新分类标识,做好动态维护工作。贷后监控时,重点反映环保标识为红色、黄色客户近期环保情况,对那些列入红色标识客户,实行名单制监控,限额管理,对不符合要求的企业则进行减退、加固或提升环保标准,并对加大环保投入和技术更新的企业给予有力的支持。
为了更好地将“绿色信贷”落到实处,交行还进行了相应的制度设计和保障,以充分调动信贷负责人员和普通员工对绿色信贷工程的积极性,如通过宣传教育把绿色信贷环保节能植入信贷文化,每年对高级信贷管理人员进行的年度问责考核,绿色信贷是重要考核标准之一,由总行对省直分行绿色信贷工程的建设进展及质量进行通报,对因贷前调查失实、审查审批失察等造成向环保违法客户及项目提供授信的人员,根据有关规定从严处理。此外,各单位的信贷管理综合评价考核中,绿色信贷也是重要的评价内容。
经济效益和社会责任的和谐交融
通过一年多的前台把关、中台管理、贷后减退加固,交行在绿色信贷工程上取得了较好成效。
截至2009年9月末,交行已完成“绿色信贷”环保标识分类的授信余额达总余额的99.9%,已分类授信户数达授信总户数的99.8%。在已分类的授信总余额中,绿色类占99%以上。目前节能环保类贷款不良率则远远低于全行水平,上半年全行不良贷款率约1.5%,而节能环保类行业的不良贷款率仅为0.28%。下一步交行还将对绿色信贷分类标准进一步细化,进行不断完善。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