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绿色节能环保网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企业新闻 > 企业动态 » 正文

飞利浦欧司朗GE上演对垒战 中国照明节能企业谁将乱中得利

发布时间:2009年11月20日 来源:

....

    江城对决


    江城武汉,就是他们三巨头短兵相接的一个战区。


    11月1日,GE在武汉召开了一场名为“十城万盏·GE照明解决方案研讨会”,并正式宣布加入武汉3.6万盏LED节能灯市场“争夺战”。值得注意的是,GE大中华区及亚太区8位高管集体造访武汉,这不难看出GE公司对LED路灯照明项目争夺的决心和信心。


    3年内,武汉市将投入6000万元,在全市安装3.6万盏LED半导体照明路灯,未来,武汉将成为中部和国内LED产业核心聚集区。这一大单让所有相关企业都热血沸腾。


    而且GE高层还表示,“期待把我们的技术本土化,希望在武汉找到合作企业。”言外之意就是未来有意在武汉直接参与LED市场工程招投标,有意寻找武汉合作企业,甚至是在武汉投资设厂。


    巧合的是,几天前,飞利浦照明位于武汉市江汉路闹市的绿色照明小屋正式对外亮相,江城市民现场体验飞利浦照明所营造的照明环境。而西门子高层也正是在这个期间内造访武汉市政府及相关部门,力求在某些项目或计划上双方能达成共识。


    齐聚江城,对垒相战——相信这不仅仅在武汉发生了这样的现实故事,在中国的其他城市也已经或即将悄然地发生。


    乱中得利?


    现在谁是赢家,尚无定论。但是,一场争夺战已经在中国展开。那么,我们在关注三大巨头热闹的场面的同时,此时此刻,中国的半导体照明企业又是一种什么样的态度和行动?因为,中国照明企业也是这场战役中必不可少的重要角色。中国的照明企业能“乱中得利”?


    有人说,中国照明企业在资金、技术和人才上比不过三大巨头,但是中国企业具有本土化优势,中国政府自己的大单不可能全部送给外资企业,正所谓“肥水不流外人田”;也有人说,中国企业在产品上并不亚于外资品牌,而且中国国情讲究人脉关系,比外资企业更懂得运作中国的市政项目。当然,我们只能把这些说法归属于情感论,在正规的经济市场上,商业竞争比情感论更具合理性。


    剔除所有人性化和情感化的因素,现在中外企业双方存在争论和分歧的地方在于LED照明产品之上。在GE照明的武汉研讨会上,就发生了双方的观点驳辩——


    GE表示,使用GE节能灯产品能平均省电30%到40%左右,大约用3到5年的时间回收成本、取得收益。


    中国的一家LED企业老总则在会议现场反驳:他们的产品2年就能收回成本,而且使用寿命肯定在10年以上,节能效率能达到82%,比GE还高很多。
 

    GE接着反驳:不少LED生产企业宣称他们的产品有5万小时使用寿命,但是,LED是一个系统,这个系统的寿命不是由LED灯管的寿命决定的,综合来看,LED真实的寿命并没有传说中那么高。


    很显然,外企内资企业在三个关键指标——节电效果、使用寿命、价格上,存在明显“自说自话”的现象。


    造成这一争议的原因在于LED国家标准缺失。没有权威、正式的标准,就没有一个明确的采购衡量标准,这很容易造成未来LED照明市场混乱的局面。有关专家期待LED国家标准尽快出台,理清一片嘈杂的是非。

3页 当前为第 2[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官方微信号:chinajnhb)
(扫一扫,节能环保信息随手掌控)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