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绿色节能环保网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新闻 > 行业要闻 » 正文

合同能源管理:2015年投资额或达1500亿元

发布时间:2014年8月26日 来源:金模网

合同能源管理是允许客户使用未来的节能收益实施节能项目,这种机制能形成多赢局面,节能服务公司、用能企业和金融机构都能受益,同时也能形成很好的社会效益。合同能源管理....

合同能源管理需解决的问题

不过广东省社科院环境经济与政策研究所所长、研究员赵细康指出,合同能源管理要普遍推行也面临不小的阻力,归根结底是我国能源价格偏低,使得改造的效益不够突出。正因为如此,公共机构率先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的会产生更突出的示范意义。“公共机构节能改造技术含量比较高、专业性强,如果由机构本身自主改造,难以达到最佳节能效益。因此现在许多单位节能改造都采用了合同能源管理模式。”

节能改造有了破题之举,但是还有很多问题不得不正视。在众多的利益相关方中,如何实现共赢也是推进合同能源管理发展中不容回避的问题。耗能企业关心是否节能,服务方关心是否最终赢利,金融和保险机构考虑资金风险等。

在采访中,有相关企业负责人表示,关于合同能源管理的政策法规,更多偏向于鼓励性政策,缺乏强制性的规定以及经济激励手段促使企业实施节能改造。虽然政府对节能有多方面的政策和技术支持,《中国节能促进项目》也为在中国的具体条件下实施合同能源管理项目提供了一些经验,但中国节能服务公司毕竟还是处于早期发展中的产业,没有比较成熟的行业规范,如服务标准、节能量检测和认定方法、合同规范等。这些都需要政府建立和完善,这也是对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发展的一个重要支持。

针对令企业最头痛的资金问题,罗百辉指出,由于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前期投入成本较高,而能耗企业通常在项目完成之后才支付给节能服务公司,对节能服务公司来说前期投入承担较大的融资压力。为了减轻节能服务公司的融资压力,政策上可考虑允许银行对其提供绿色通道,方便其获得需要的资金,另外可引入第三方金融机构进行融资,同时还给予税收优惠。“国家如果用一定额度资金给银行做担保,可以贷出更多的钱,最终撬动的市场和做出的项目可能就是成百上千亿。”在罗百辉看来,另辟蹊径也可能使得政策资金发挥出更大的“杠杆”作用。

此外,有企业负责人表示,目前中央和地方政府提供的节能资金仅限于支持一般企业的节能项目。如果能把节能服务公司列入其支持范围,也可以放大节能资金的作用。

案例

我投资 你节能 共收益

国家电网浙江浙电节能服务有限公司就是合同能源管理运作模式的成功探索者,总经理张扬把这种节能模式简单地概括为9个字—“我投资、你节能、共收益”。

张扬以一个项目举例来说,2011年,位于杭州城西的世纪联华准备推行灯具节能改造,浙电节能为此提出了合同能源管理,双方签署了为期5年的合同。世纪联华华商店6300盏LED灯的采购、安装、维护和保养费均由浙电节能公司负责,商店则分3年与浙电节能公司共享节能效益。

2012年6月,项目如期完成,节能效应开始显现。“改造完成后,最直接的效益就是电费减少了。”世纪联华负责人算了一笔账:“节能改造之前,超市照明费用每年要花费150多万元,换成LED灯后,照明费用降到了80余万元,节省电费近一半。即便中间70万元左右的差价要和浙电节能分享,超市还是有得赚。”

“这是直接效应,间接效应也很明显。”张扬举例说,比如耗材材料、维修成本,LED灯管使用寿命超长,理论上可以使用7年至8年,而普通节能灯两年就要更换。此外,LED灯具由于热光转化率高,散热少,中央空调的工作压力也随之减少,空调用电量也降下来了。

以合同能源管理破解节能改造资金难题,这种市场化的探索,起步虽晚,却正在显示出强大的活力。

观点

合同能源管理模式推广时机已成熟

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在节能服务行业中能够脱颖而出,关键点是节能服务公司的节能技术能够在不影响能耗企业正常生产前提下实现节能目标;另外节能服务公司的融资渠道较为顺畅,成本较低。总体来看,投资收益是节能服务公司的关注点,影响节能服务公司投资收益的因素是节能技术、融资成本及节能效益分享比例。从下游市场、融资成本、政策环境等来看,节能服务行业中合同能源管理模式推广时机已经成熟。

数据显示,2004-2013年,合同能源管理(EMC)总投资额从11.0亿元增长到742.3亿元,复合增速59.71%;形成节能量2559万吨标准煤,占2013年全国节能能力目标(6000万吨标准煤)的42.65%。根据《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我国“十二五”期间通过合同能源管理方式实现的节能能力为6000万吨标准煤,但是2011-2013年合同能源管理实际形成的节能能力为6036万吨标准煤,已经超过规划的目标。

据罗百辉推算,假设2014-2015年合同能源管理的新建节能能力保持过去4年的平均增速(35%左右)的话,那么到2015年将形成14063万吨标准煤的节能能力。假设吨标准煤投资额2800元,2014、2015年合同能源管理投资额分别达到1000亿元、1500亿元。当前的经济环境下,高能耗企业的利润率一般处于较低水平,同时成本支出压力较大,利用合同能源管里模式进行节能改造具备较大的吸引力。因此从市场需求来看,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前景非常广阔。

从节能服务企业的融资成本来看,现阶段国内节能服务公司以中小企业为主,资金紧张的背景下融资成本较高则影响其竞争力;而大型节能服务公司融资成本相对较低,优势较为明显。但整体来看,宏观经济增速小幅放缓背景下的长期投资风险依然可控,合同能源管理模式依然存在利润空间。

最后从国家政策环境来看,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来推广合同能源管理。除了高耗能行业的节能减排指标之外,政府还针对合同能源管理模式专门出台了政策,例如《合同能源管理财政奖励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关于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促进节能服务产业发展意见的通知》等,合同能源项目的增值税即征即免,企业所得税“三免三减半”,财政补贴等相关政策的出台无疑是为合同能源管理的推广免除了后顾之忧。

3页 当前为第 2[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官方微信号:chinajnhb)
(扫一扫,节能环保信息随手掌控)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