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绿色节能环保网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新闻 > 今日焦点 » 正文

专家称低碳不是负担 核心竞争力就是碳竞争力

发布时间:2010年4月11日 来源:南方日报

....

  中国社科院可持续发展研究所所长潘家华:


  核心竞争力就是碳的竞争力


  目前,全球的核心竞争力表现何在?中国社科院可持续发展研究所所长潘家华的答案是:“碳的竞争力”。在全球低碳发展中,中国表现得可圈可点,但发达国家反而在这一发展中“落后”了。


  潘家华说,在越来越注重绿色环保的时代,碳含量的高低越来越成为一种衡量的标准。在气候问题上,中国目前在国际上“树大招风”。有人“恐杀”中国,也有人“捧杀”中国。


  事实上,中国在低碳发展方面表现可圈可点。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到1992年签署相关框架性协议,再到1997年签署《京都协定书》,中国一直“置身其中”。反观欧美等地区,发达国家反而在低碳发展中“落伍”了。美国签署完《京都协定书》后不久,就退出协议。欧盟在《京都协定书》表示要减排30%,但到G8国际会议时又表示只减排8%。


  如果说中国“十一五”期间减排目标是25%,“十二五”为18%,那么“十三五”期间则仍然面临重任。由于中国节能减排的空间巨大,美国可持续发展社区协会“中美气候行动伙伴计划”中方首席代表潘涛认为,“在中国做低碳城市,远远要比在西方做低碳城市的机会大得多。”


  像纽约、芝加哥、伦敦等城市,其实在20年前发展已经定型,因此即便是份额很少的减排,付出的代价也非常大。但中国不一样,中国正处在蓬勃发展的建设中,只要提高利用效率,转变生活方式,“我们完全更有可能做出低碳城市的样本”。


  潘涛表示,在低碳城市建设中,要“以人为本”。“中美气候行动伙伴计划”一直在为企业储备大量的职业健康环境安全发展人才,每年培养人才多达1800多名,让他们获得环境安全经理证书,通过培育人才让低碳更多地融入社会。
 

  低碳不是负担,而是发展契机


  2009年11月,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决定,到202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问题随之而来,“碳排放下降接近一半,我们的经济发展如何保持旺盛?”


  GE的答案是推出“绿色产品”。论坛上,GE中国区“绿色创想”总经理谢崇伟表示,以目前经济规模和发展速度来看,到2030年,中国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差不多要比现在翻一番,“这是我们面临的一大挑战”。


  谢崇伟认为,绿色产品有两大指标,其一是客户使用产品时有很强的经济特性,其二是产品跟行业其它产品相比,效能更高,“只有这两个指标同时达到,才是合格的绿色产品”。


  面对低碳经济时代带来的巨大市场,企业如何在环保中寻求机遇,在绿色中实现崛起?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执行总裁张剑秋表示,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在低碳时代要在发展“绿色食品”的同时,进行节能降耗。


  珠江啤酒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志斌表示,发展低碳经济是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突破口,“企业只有把发展低碳经济提升到决策的高度,才具有更强的竞争力,在未来的竞争中才不会被淘汰”。


  食品行业需要绿色先行,化工行业也不例外。巴斯夫(中国)有限公司企业社会责任高级经理李锦绣表示,通过实行化工管道智能化的连接,也可大大降低成本损耗。2008年,巴斯夫成为全球第一家计算“碳平衡”的公司,从供应商的原料到生产,再到客户的使用,最后到整个周期的分化和利用,巴斯夫在全球范围内为客户减少超过2.5亿吨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一边是国家要求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刚性”下降,一边是继续保持经济的发展,有头脑的众多企业“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低碳不但没有成为它们的负但,反而成为它们新一轮发展的契机。

  圆桌论坛


  1


  话题


  绿色生活与城市未来


  未来“绿色世界”的N个畅想


  主持人南方日报社社委王垂林


  绿色生活究竟该是怎样一种生活方式呢?未来的绿色城市又会是怎样一番景象?在昨天下午的分论坛上“绿色生活与城市未来”中,主持人和四位嘉宾从生活经历和企业实践出发畅谈了未来的“绿色世界”。在未来的绿色城市中,也许“纸书将成为奢侈品”、“保险理赔能全程电子处理”、“使用洗发水不需再顾虑对环境有影响”……


  用绿色产品消除消费者顾虑


  宝洁大中华区对外事务总经理许有杰:“我们一直在关注消费者的需求,我们希望消费者在使用我们的洗发水时,不会有这样的考虑:我使用的洗发水会不会对环境造成影响?在欧洲我们一个人在洗衣服时,最大的污染是来自洗衣服时要将水烧开,那样耗电很大。我们希望,未来的中国,将洗衣机调到30℃也可以将衣服洗干净。这就是我们推广的理念:消费者在使用我们的产品时,不需要认为我在妥协。”

2页 当前为第 1[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官方微信号:chinajnhb)
(扫一扫,节能环保信息随手掌控)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