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绿色节能环保网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新闻 > 今日焦点 » 正文

碳交易融资迷局待解 交易所或成风控主角

发布时间:2010年5月20日 来源:中国网

....

  面对突如其来的全球金融危机,方兴未艾的碳交易市场也遭受重创。在市场“价跌量减”的大背景下,海外的碳交易买家遭受洗牌,而国内的CDM项目业主也面临强弱分化,尽管我国政府在碳交易方面的扶持态度明确,但行业低谷带来的融资难问题间接加速了行业整合。


  芝加哥气候交易所总裁黄杰夫表示,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国内中小业主业务量下跌,项目通过审批、认证的难度加大,在进行CDM项目开发时面临的融资难题也愈发突出,而金融机构是碳生态环境中重要的一部分,要加快建设碳交易的绿色信贷、绿色保险业务,专门的碳交易所建设也迫在眉睫。


  中小业主融资困难


  行业信息显示,碳交易价格中的CER价格从2007年26欧元的高点下跌至目前的10欧元左右,全球碳交易量也出现大幅萎缩。


  对危机感受最明显的莫过于大量的碳交易中间商。一家国内的碳交易中间商告诉记者,自去年下半年以来,公司的业务量萎缩,CER价格缩水也将利润压至很低的水平。


  在日前召开的全球碳交易峰会上,来自海外的CDM项目买方表示,此次金融危机的冲击,实质上使买方重新洗牌了,资金实力不够的买方都逐渐被淘汰了,对于买方来说,未来是“剩者为王”。


  分析人士认为,碳交易市场是新兴市场,行业参与者的风险意识非常弱,在CER价格高达20欧元的时候,业主一度对价格有更高的期望值,如今价格出现回归,从这一角度上讲,经济危机也有其正面价值,可以加速挤出碳交易行业可能存在的泡沫,引导行业回到健康发展的轨道上来。


  行业的骤然变化,令CDM项目融资,尤其是中小业主的融资变得更加困难。


  与传统能源相比,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技术改造和可再生能源项目所需的资金较多,受新技术性能不确定性和低市场份额预期,这些项目往往较难吸引足够的资金。即使这些项目的投资收益可能高于传统项目,银行和其他投资者为了规避风险,可能仍然不愿意进行大规模的长期投资,这类项目的融资就无法保证。


  而对于一些中小型项目业主来说,除了以上困难外,项目申报费用、搜寻信息成本和一些额外的交易成本也对项目启动带来了障碍,相比大型国有企业来说,更难取得银行的信任,因此这些项目开发者很难进入项目融资的传统渠道,融资难问题尤为突出。


  “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目前中小业主在CDM项目开发中面临着融资难的问题,”芝加哥气候交易所总裁黄杰夫说。


  深圳相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余元旗表示,目前该公司垃圾填埋沼气项目中的确存在着融资难的问题,尤其是在金融危机下,这个问题显得尤为突出,银行出于风险的考虑在贷款方面也比较谨慎,同时一些买方退出了市场,给项目开发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业内呼吁,金融机构要加大对CDM项目的认识和支持力度。宁夏CDM环保服务中心主任张吉生表示,中小业主进行CDM项目开发大部分是依靠银行贷款,但银行所设置的门槛较高,要求项目盈利率要达到8%,实际上绝大部分CDM项目盈利率难以超过8%。


  标准银行碳信用部总经理张奕萌表示,银行融资的问题从市场的角度来讲,如果一家公司有很大的发展潜力,拿到融资是不成问题的。CDM项目发展虽然周期比较长,风险难以预期,但在中国范围内,国家政策一直在向新能源领域倾斜,项目风险总体还是可控的。


  张吉生认为,现在是大力发展CDM项目的较好时机。银行需要认识到项目风险是可控的,贷款评估制度也要和碳交易制度衔接,这方面虽然一些银行已经做了很多工作,但是还不够。

2页 当前为第 1[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官方微信号:chinajnhb)
(扫一扫,节能环保信息随手掌控)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