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风景秀丽的浙江杭州滨江区,一座建筑的南面幕墙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这个看似寻常的玻璃幕墙,却是可利用太阳能发电的光电幕墙。这个光电幕墙体现了目前世界光伏系统应用的一个发展方向,即建筑与太阳能一体化。
这座光电玻璃幕墙是浙江民营企业正泰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的小试牛刀之作。作为一个老牌的传统制造企业,正泰集团尽管已成为国内工业电器行业产销量最大的制造企业之一,但同样面临转型升级的挑战。浙江民企素来对政府政策和市场比较敏感。在注意到我国政府实施太阳能下乡、发布《新能源产业振兴和发展规划》后,正泰集团及时组建了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进军光伏发电领域。为推进企业转型升级,正泰投资20亿元,建设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二代太阳能薄膜电池生产基地,引进价值1亿美元的3030兆瓦全自动进口生产线,并利用金融危机到海外开展“人才抄底”,引进了国际一流的太阳能专家团队。在正泰集团副总裁陈建克看来,“企业存钱,不如存人才和存技术。”随着国家调结构促转型战略政策的出台,嗅觉敏锐的浙江民企正纷纷涉足太阳能、风能、生物工程等新兴行业,并对传统生产设备进行升级改造,以为捕捉低碳商机做好准备。在杭州,正泰、万向、福斯特等一批骨干企业形成了较完整的新兴行业产业链,产业规模效应逐步显现。随着诸多企业涉足太阳能产业,产业规模效应逐步显现。今年4月,杭州市太阳能光伏产业协会诞生。杭州市新能源产业发展的目标是,5年内初步建成国内一流、国际上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新能源产业研发、制造和应用示范基地;到2015年,新能源产业将力争实现销售产值1000亿元。
萧山区民营企业浙江中力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原先生产普通玻璃,而且业务做得有板有眼。随着对玻璃行业研发的不断深入,该公司了解到,普通玻璃、中空玻璃、Low-E节能玻璃,消耗的能量相差很多。其中,新型Low-E节能玻璃是目前最节能的玻璃,它通过限制门窗的传热系数,降低室内温度所消耗的电能,从而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为此,中力公司下决心转型升级,重金投产Low-E节能玻璃生产线。Low-E节能玻璃一推出,受到了海内外市场的欢迎。上海世博会意大利馆的设计师,为其过硬的品质打动,最终决定在4800平方米的意大利馆中,全部采用中力所产的节能玻璃。
浙江工业大学经贸管理学院院长程惠芳认为,浙江经济走在全国前列,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也走在各省前面。金融危机后,浙江经济受影响比其他省市深很多。浙江是一个人多资源少、环境制约大的省份,在劳动力成本上升的情况下,浙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尤为迫切。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唐方方认为,低碳经济是大势所趋,浙江民营企业凭借对市场的敏锐嗅觉,及时调整产业结构,在做好主业的同时,向新能源、新材料等低碳产业进军,走出了一条民营企业转型之路。东北财经大学教师宗计川表示,企业转型升级要紧跟时代步伐,当前低碳经济已经成为新的潮流,企业无论在生产还是研发环节,都要把环保低碳放在重要位置,这样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