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绿色节能环保网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新闻 > 今日焦点 » 正文

佛山治污从对立走向合作 汾江河重现清澈

发布时间:2010年8月23日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

 

  整治后的汾江河。

  本报记者 邓圩摄

 

  阅读提示


  佛山高速发展了30年,在经济总量年均增速超过17%的同时,环境承载力也已到了极限。


  怎样以最快的速度为环境减负?


  “舆论治污”、“不开发区”建设、“环境融资”……


  2008年以来采取的一项项非常措施,让佛山的母亲河汾江河重现清澈。

          

  8月,广州、佛山、肇庆的游泳爱好者齐聚珠江广州段,参加每年一次的横渡活动。来自佛山的队员感觉很自豪,连续3年的汾江河整治成果在现场得到检验,佛山不再像往年一样需要截污、冲污,汾江河不再是下游城市广州的头疼问题。


  汾江河,用清澈的河水孕育了佛山古镇。改革开放30多年,当地经济总量年均增速超过17%,工业的高速发展突破了原有的环境容量,劣Ⅴ类的水质让人掩鼻。


  佛山历届政府都在治理汾江河,但怎样以最快的速度改变面貌?2008年开始,佛山综合整治实施95个项目,关迁汾江河沿岸企业111家。3年来,汾江河治理成效初显。


  需要铁腕,更需要智慧


  “百姓的呼声,让政府增添了与企业博弈的筹码”


  今年初,环保部部长周生贤考察汾江河治理后说:“现在水清了,水里也有鱼了。在环保问题上,最讲究的也是水里有没有鱼,水里头有鱼了,也就可信了。”


  汾江河的水质监测结果也印证了周生贤的直观感受:溶解氧、化学需氧量、氨氮和总磷4项重要指标分别改善124%、11%、40%和20%,水质从劣Ⅴ类基本达到地表水Ⅴ类水标准。


  作为全省乃至全国著名的制造业城市,近30年来佛山市汾江河沿岸的工厂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这些企业以纺织、漂染、皮革、化工、电镀、玻璃、五金、陶瓷等污染大户为主,毫无例外地将排污口设在汾江河沿岸,源源不断地排放出未经处理的污水。


  2008年初,佛山市成立汾江河(佛山水道)综合整治指挥部,由市委书记陈云贤担任总指挥,市委常委、南海区委书记邓伟根当时是佛山市副市长,担任执行总指挥。


  邓伟根坦言:“关迁汾江河沿岸企业必然会对经济发展产生阵痛,这对地方政府是严峻的挑战。”


  治污需要铁腕也需要智慧。28个盘踞在汾江河上游半个世纪之久的煤场半年内关闭,成为一个标志性事件。


  煤场总占地约90多亩,堆放量约1.2万多吨,每当下雨,碎煤冲入河中,一直是汾江河边的一个重污染黑点。2008年到2009年,汾江河从分时段封航到实施24小时封航清淤。这等于砍掉了沿岸沙场、煤场的“腿”。与此同时,煤场所在地罗村拿出“壮士断腕”的勇气,存在半个世纪之久的28间煤场半年全部自行搬迁完毕。政府乘势引导流域村镇在环境改造中带动产业升级转型。


  利用“舆论治污”,也是佛山的高明之举。6月的一天,一大批来自民间的环境监督员受邀和副市长一起乘船畅游汾江。这些只以网名与汾江整治办打交道的“挑刺者”,3年来无数次向汾江办提出各种刁难问题,却一直被奉为上宾。佛山通过媒体、广告、论坛等载体, 聘请100名整治观察员和评论员参与整治工作,发动市民参与保护母亲河等活动,形成了强大的舆论氛围。


  有了百姓的呼声,政府增添了与企业博弈的筹码,尽管在要求关迁的企业中,有些是政府的纳税大户。邓伟根很坦然,“老百姓要求我干的,我怕什么!”

2页 当前为第 1[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官方微信号:chinajnhb)
(扫一扫,节能环保信息随手掌控)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