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
两大区域规划待出台
地处我国内陆腹地的中部六个省份,在年初迎来《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这一国家层面政策支持后,正积极寻求“十二五”期间的跨越式发展。记者了解到,在已经获得五个国家级区域规划支持后,中部地区还将迎来两大区域规划。
两大区域规划待出台
中部仅有六个省份,却已经拥有五个国家级区域规划,既有总领中部六省发展的《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又有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综合改革试验区、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综合改革实验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四个指导各省发展的规划,可见中部地区的受重视程度。
记者了解到,在中部六省份当中,仅有山西和河南还没有国家级区域规划,但山西“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已经上报国务院,河南正在积极编制大中原经济区规划,也力争上升到国家级战略。也就是说,在《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的总领下,中部六省份还将在具有各省特色的区域规划指导下,迈进“十二五”。
根据发改委年初发布的《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国家对中部地区的定位是建设成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现代装备制造及高技术产业基地和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在总体目标上,《规划》提出,要在2008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7833元的基础上,到2015年争取达到36000元,也就是说,中部地区人均GDP要在五年内实现翻番。此外,城镇化率要提高到48%。
三省份“十二五”
规划蓝图渐显
按照《规划》要求,结合地方特点,中部省份今年以来纷纷制定“十二五”规划,中部地区“十二五”蓝图在近期越来越清晰。
据湖北省发改委副主任肖安民介绍,“十二五”时期湖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包括:一是继续全面实施“两圈一带”战略,建设中部地区乃至全国性的重要先进制造业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自主创新示范基地、优质农产品加工基地、现代物流基地和综合交通运输枢纽;二是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经济增长速度预期目标10%,确保到2020年实现人均生产总值翻两番;三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明显增加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在GDP中的比重。
根据安徽省“十二五”规划纲要初稿,安徽省将充分发挥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龙头作用,同时继续实施工业强省、东向发展、大力促进自主创新和技术进步、加快中心城市和城市群发展、实施城乡统筹发展、坚持可持续发展六大战略,使经济建设、生态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迈向更高水平。安徽省2009年GDP已经突破了一万亿元,在此基础上,安徽省将“十二五”的总量目标定位为“在2009年的基础上再增加一万亿元”。
山西省副省长牛仁亮指出,该省编制“十二五”规划的要点:一是围绕工业新型化,谋划布局传统产业全循环、新型化、清洁化,装备制造和新材料产业高端化;二是围绕农业现代化,谋划布局农业产业化、县域工业化、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和促进农民增收;三是围绕市域城镇化,谋划布局以“一核一圈三群”为主体的城镇化推进方式和途径;四是围绕城乡生态化,谋划布局绿化山西、气化山西、净化山西、健康山西的推进途径和重点;五是围绕加快建设中西部现代物流中心和生产性服务业大省,谋划布局现代物流、文化旅游、服务外包等产业的发展;六是围绕健全基础设施,谋划布局公路、铁路、民航、水利、通讯等领域建设重点;八是围绕资源型经济转型,把推进山西省综合“试验区”建设方案与“十二五”规划充分衔接。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