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绿色节能环保网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新闻 > 今日焦点 » 正文

媒体盘点节能减排转5年路:造假致公信力打折

发布时间:2011年1月5日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


    从工程减排到结构减排


    对于“十二五”期间的节能减排规划,国家发改委已经有了明确的思路。


    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表示,“十二五”期间,将把大幅度地降低能源消耗强度、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和主要污染物的排放总量作为重要的约束性指标,将加大财政金融支持力度,全面改革资源税,研究开征环境税,建立生态补偿机制,逐步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更多地采用鼓励性的经济政策,发挥市场机制,起到促进节能减排的作用。国家还将完善政策机制,理顺煤、电、油、气、水、矿产等资源类产品价格关系,严格落实差别电价、惩罚性电价和脱硫电价。


    作为减排领域的主管部门,环保部提出的从“十一五”期间的工程减排为主转换到结构减排为主,更加令人瞩目。


    所谓工程减排,就是电厂上脱硫设施和企业上污水处理设施,以减少主要污染物的排放。据了解,“十一五”期间的减排主要靠工程减排完成,成效非常明显。统计显示,2010年末,脱硫机组的装机能力是2005年以前的10倍,从4000万千瓦增加到4.7亿千瓦。城市污水处理厂由2005年的5000万吨日处理能力上升到了2009年的一亿吨污水处理能力,“十一五”期间污水处理厂的建设数量是此前50年总量的一倍。


    工程减排成效巨大,但是,由于工程建设总量和速度已经接近极限,“十二五”期间必须寻找新的减排突破口。这个突破口就是结构减排。


    所谓结构减排,就是通过调整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和生产结构来实现总量减排。理论上讲,这是一个长效的解决机制,但是,仅凭环保部一个部门是无力推动的,需要各个部委和个地方政府的积极配合。


    事实上,在很多地方,调结构调了很长时间,相关各方调门都很高,但效果不大。有人评论,调结构“很容易伤筋动骨。”


    “十二五”期间结构减排能否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尚待观察,但环保部门的决心是很大的。


    2011年行动已经开始


    节能减排,有关部门已经动起来了。


    2010年12月下旬,从环保部传来消息。2011年元旦过后,由20多名环保部司局级干部带队的减排核查组将奔赴各地,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污染减排数据进行核算。从紧、从严将是核查组遵循的重要原则。环保部长周生贤强调,这次核查核算要严格防止弄虚作假,做表面文章,对任何环保部门,如发现数据造假,都要严肃处理。


    环保部的举动,受到各方好评。不能因为“十一五”过去了,数字就不用核查了,旧账也要算。


    算旧账的同时,环保部公布了新的“十二五”减排目标。根据这个目标,到2015年,全国二氧化硫的排放总量将比2010年减少10%,而COD的排放总量将比2010年减少5%。


    工信部也行动起来了,首先拿传统的耗能、污染大户水泥开刀。


    2010年11月25日,工信部印发了关于水泥工业节能减排的指导意见。意见明确指出水泥行业能源资源消耗高、环境负荷重的局面还未得到根本改变,节能减排仍有很多突出的问题亟待解决。意见也提出了具体的量化目标:到“十二五”末,全国水泥生产平均可比熟料综合能耗小于114千克标准煤/吨,水泥综合能耗小于93千克标准煤/吨。水泥颗粒物排放在2009年基础上降低50%,氮氧化物在2009年基础上降低25%,二氧化碳排放强度进一步下降。


    行动已经开始,希望节能减排方面,2011年是一个良好的开局之年。

3页 当前为第 3[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官方微信号:chinajnhb)
(扫一扫,节能环保信息随手掌控)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