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绿色节能环保网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新闻 > 行业要闻 » 正文

北京"十二五"强力推进建筑节能工作

发布时间:2011年3月16日 来源:中国建设报

....


    三是建立绿色建筑推进机制。加快开展绿色建筑评价标识认证工作,由市财政承担绿色建筑评价标识认证的申报、评审和检测费用,积极引导社会和开发建设单位参与绿色建筑建设;加强土地供应、立项审批、规划审查、施工监管和运营管理等环节的管理,保障绿色建筑的实施。


    四是加快推进住宅产业化试点。在保障性住房中推进产业化试点的基础上,通过土地交易环节强制推进和面积奖励政策鼓励普通商品住宅按照产业化方式建造。


    五是组织绿色建筑和住宅产业化重点应用技术攻关。重点发展和推广应用工业化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等符合产业化住宅标准、节约资源效果明显的结构体系;研发预制部品和整体厨卫技术,推广装修一次到位;加大节能环保材料、高效节能设备的推广应用。


    让更多农民住进“暖心工程”


    “十一五”期间,北京共完成新建抗震节能型农宅13851户,完成节能改造42301户。节能住宅给越来越多的农户带来温暖,采暖费用也大大降低,农民群众称之为“暖心工程”。


    2011年,北京将新建4470户抗震节能型农民住宅和实施20600户农民住宅节能改造的任务。


    对于整村集中建设和改造,各区县将总结房山龙门台试点村的规划建设经验,探索农村新型社区建设模式,组织做好规划设计方案,推广应用新农居标准图集,采用新能源、新技术、新产品,使农宅建设达到抗震节能的要求,同步做好配套设施建设和环境整治,彻底改变农村群众居住和生活环境,使之成为新农村建设工作的样板和示范。对于分散建设的农宅,各个区县将认真贯彻抗震节能标准,加强技术指导和服务,落实补贴政策,确保农民新建房屋达到抗震节能要求。


    隋振江指出,在积极探索小城镇建设新模式方面,北京将注重规划设计,做好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建设。结合小城镇工程建设特点,严格执行各项工程建设标准,加大可再生能源、新型结构体系和墙体、住宅产业化技术的推广力度,建设节能省地型建筑和绿色宜居小城镇,加强工程监督管理。


    为了保证建筑节能施工的质量,提高节能建材的管理水平,北京将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加强工程项目立项、设计、建设、竣工验收、运行过程的建筑节能行政监管力度,提高在建工程执行建筑节能标准的规范化水平,细化建筑材料采购备案,运用物联网技术对预拌混凝土生产质量实行远程实时监控,强化有关管理部门执法平台信息共享,建立建材市场供方主体的经营行为监测和信用管理体系等等。


    发布实施达到节能75%水平的《北京市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启动新的《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研究,完成1200万平方米既有建筑的供热计量和节能改造、30万平方米集热器面积的太阳能热水建筑应用、400万建筑平方米浅层地能或污水源热泵采暖建筑应用、4万平方米太阳能光热采暖建筑应用、18.9兆瓦装机容量的光电建筑应用……一系列明确的目标已列入2011年北京建筑节能工作的日程中,“十二五”北京建筑节能工作已经扬帆启航。


3页 当前为第 3[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官方微信号:chinajnhb)
(扫一扫,节能环保信息随手掌控)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