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绿色节能环保网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新闻 > 市场行情 » 正文

生物能源:液体燃料产业化将破晓

发布时间:2009年10月15日 来源:中国投资

....


  据王正品透露,2008年,华药成功申报国家发改委生物基材料高技术产业化专项,得到600万资金支持。该项目将依托华药现有1.2万吨生物丁醇生产装置,开展非粮发酵制造生物丁醇的技术研发和产业化研究,通过技术研发和改造,将建成年产10万吨生物丁醇的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


  王正品说,华药与长城汽车研究院合作对丁醇进行了汽车燃料替代试验,初步试验结果表明,丁醇可作为生物液体燃料,具备更优异的性能指标;下一步将按现行燃料标准对生物丁醇做更为完善和全面的性能测试,为制定燃料丁醇标准奠定基础。


  在非粮原料替代、菌种改造、发酵工艺、环保改造等核心技术攻关上,华药选择与世界各专业研究机构和大学开展合作开发。目前已和中科院微生物所、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俄亥俄州立大学、美国杜邦、英国BP公司等国内外各大生物化工公司进行了合作。


  王正品表示,通过该项目的顺利实施,华药有望将丁醇生产成本降低,使燃料丁醇成为第二代替代燃料成为可能,为我国的能源安全和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生物质发电完善之路


  自2006年12月1日国能生物发电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能生物)单县生物发电项目正式并网发电以来,我国5大发电集团以及一些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纷纷涉水生物质发电行业。


  生物质发电对解决三农问题颇有帮助。国能生物经理吕承友告诉《中国投资》,单县装机容量3万千瓦,建成投产后,一年消耗秸杆约30万吨,生产“绿色电力”超过2亿度。一亩棉田能产生400公斤秸杆,卖给电厂,能收入100元,单县项目一年可为当地农民增收6000—8000万元。围绕秸秆的收加储运,能够吸纳1000多人的农业劳动。


  秸秆集中发电,也能解决许多环境问题。吕承友说,在秸秆发电的地方,过去秸秆焚烧公害基本被终结。另外,秸秆发电基本不增加温室气体,所燃烧的是植物当年或前一年转化的空气中的碳,而煤炭、石油、天然气则是几亿年前存储的碳。一台标准的生物质发电机组,与同功率火电机组相比,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15万吨以上。而且秸秆含硫量极低,且能被植物循环吸收,对自然界基本不增加硫的排放。传统火电厂燃煤后大约有30%的废渣产生;而生物质直燃发电产灰率仅为2%左右,灰粉中富含钾等矿物质元素,适当加工可制成高效肥料。


  国能生物目前仍是国内生物质发电的龙头老大。截至目前,国能生物国内投产项目18个,装机容量39.6万千万。另外,在全国10余省中已获核准项目40余个。2008年国能投产项目消耗农林废弃物200多万吨,为当地农民增收约6亿元,替代标煤10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170万吨以上。


  据吕承友透露,目前国家对生物质发电采取鼓励支持政策。生物质发电不受电网调峰约束,电网公司按当地2005年脱硫标杆电价全额收购。此外,发电公司每度电获财政补贴0.25元。


  不过,尽管国家给予了电价优惠政策,但生物质发电的盈利水平仍然不如常规火电。一方面是单位造价高,单位千瓦的投资额为常规火电投资的2倍以上。另外由于中国特殊的农业种植模式,农机设备也不配套,秸秆收购成本降不下来。所以,前期投资的生物质发电项目全国大面积亏损。为支持这个新兴清洁能源产业的发展,国家经过调研,现在又对生物质发电增加了每度0.1元的临时电价补贴,缓解了当前困难。


  吕承友认为,目前生物质发电还属起步阶段,行业发展还需要国家更完善的政策支持。例如,经过两年多运营,国能生物发现一个怪现象:越是落后不发达的地区,电价越低。而秸杆收购价全国几乎相同,原料成本占生产成本大部分,若按照当地脱硫标杆电价售电,即使加上政府补贴,企业也会亏损,所以,这直接影响投资商对落后地区的投资积极性。按惠农本意,这些地区的农民最需要生物质发电项目的支持。所以,国能生物希望国家在生物质电价机制上采取全国或区域统一的模式,与不久前发布的风电价格政策类似,这样可以更好地兼顾落后地区农民的利益。


  对于生物能源发展问题,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可再生能源发展中心主任王仲颖以更宏观的视角告诉《中国投资》:“全球经济危机,其实为中国提供了一个建设基础产业的良好机遇。我国未来最缺乏的是油、气资源,所以,国家应加快重点扶持第二代生物液体能源的发展。另外,各种生物能源要齐头并进,加快发展,在重大技术攻关和储备上,中国应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组织产学研联合攻关,国家给资金支持。另一方面,中国应该建设国家级节能中心。对各类能源资源,包括生物资源进行详查摸底,了解家底有多大,提前规划好哪些地方更适合哪种能源开发,这是国家当下需紧急办的大事”。

3页 当前为第 3[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官方微信号:chinajnhb)
(扫一扫,节能环保信息随手掌控)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