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困局
回收体系缺乏已成产业障碍
与废弃处理的滞后相比,我国已成为节能灯第一生产国,登记在册的节能灯生产企业近2000家,年生产节能灯24亿只,占全球85%以上。节能灯产业更在广东方兴未艾。去年,广州海关披露,去年1-10月广东出口节能灯5.1亿只,比前年同期增长46.1%。
海关方面坦承,中国节能灯产业还面临的一些问题,“能效和产品对环境的影响成为灯具出口的主要限制,汞污染不容忽视,回收体系亟待建立。”与此相佐证的是,广东省工商局、质监部门近两年抽查市面上的节能灯质量,均有过半产品不及格,其中去年不及格率更达八成。
“连质量都难以保证,还怎么会有余力花在回收处理上?”有业内人士指出,现在的工艺来看节能灯或多或少都含有汞,国内的节能灯厂家仅有三家设有回收处理装置。节能灯的回收处理线每条造价约为1000万元,大企业一般需要两到三条线,由于回收处理旧节能灯的成本很高,且缺乏政府补贴,因此一般生产企业都没有作回收处理。
广东省固体废物管理中心有关负责人也表示,节能灯的回收企业需要国家环保部审核,但目前广东只有深圳一家企业有这个资格,面对全省如此庞大的使用量,节能灯回收体系的健全还有一个过程。
而正是各方在节能灯污染可能性上的集体沉默,使得这一国字号工程,顶着“中国绿色照明工程”的光环一路高歌猛进。
“如果有害垃圾填埋到地下没有降解,最终还是要把它挖起来的,这治标不治本。”长期从事城市垃圾管理工作的熊孟清博士说,借鉴国外经验,比较高效的办法是通过建立垃圾分拣中心,先由机器作初分,再由人工细分,现在已有这样的项目在广州萝岗区尝试启动,希望今后能在其它地方逐渐推广。
专家们建议,政府有关部门和企业积极采取措施,应对节能灯的汞污染隐患。
■ 他山之石
节能灯回收在国外
瑞典及德国:用销售和社区两条通道回收
2007年3月欧盟各国提出在2009年之前,彻底终结“白炽灯时代”,使用节能灯。但欧盟对节能灯质量的标准近乎苛刻,有欧盟CE认证、WEEE指令、特别是RoHS指令中对有害物质含量有严格的标准要求。瑞典和德国的回收则采用销售体系回收和社区回收两个平行回收渠道。
美国:法律强制用户对节能灯永远负责
美国《环境保护法》规定废弃物的原主人要对自己的废弃物永远负责,使得对高强度气体放电灯的处理也提到了议事日程。美国有7个州禁止将节能灯直接放在常规的垃圾袋中,在美国其他州,一年中均有特定时间处理废旧的节能灯。
日本:民间组织收集93%的废弃节能灯
日本是在节能灯回收处理方面做得最好的国家,在北海道有专门处理废弃电池和废弃节能灯的机构,其收集方式93%通过民间环保组织收集,7%通过各厂家收集。(记者 谢庆裕 实习生 许俊峰)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