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成垃圾将焚烧或回收再利用
垃圾将不再是令人讨厌的废物,而成为城市的新能源。记者昨天从2009北京环卫博览会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本市改进各种垃圾处理方式比例,6年内,市民家中直接丢弃的原生垃圾将不再填埋,经分选后先进行焚烧和堆肥,残余的少量垃圾才进行卫生填埋处理。
城区率先实现原生垃圾零填埋
去年全市产生的672万吨垃圾,90%被送入填埋场。填埋垃圾需要大量土地,随着城市不断发展,垃圾产生量也与日俱增,垃圾很快就将与人争地。
市市政部门负责人介绍,今年市委、市政府发布了《关于全面推进生活垃圾处理工作的意见》,焚烧、堆肥和卫生填埋三种处理方式所占比例将由目前的2:8:90逐步调整到4:3:3。垃圾焚烧处理比例将提高20倍,实现全市原生垃圾零填埋,垃圾填埋量将减少30%。按照规划,在2012年,垃圾焚烧处理比率将先提升至20%,城区率先实现原生垃圾零填埋。
在餐饮街、高校集中区、度假村等处建设10座小型餐厨垃圾资源化处理站,形成每天196吨的处理能力。明年6月,11个市属公园产生的园林垃圾及餐厨垃圾将全部实现园内资源化处理。餐厨垃圾和厨余垃圾的资源化处理,将减少40%的填埋量,节约宝贵的填埋空间。
为了实现填埋垃圾减量70%的目标,本市将在2015年前投资100亿元,新建、改建40余座垃圾处理设施,并择机建设4至5个循环经济生态园,深化垃圾配套处理。
残羹剩饭将变优质肥料
北京市环卫协会前理事长王万生告诉记者,按照规划,本市将兴建多座垃圾焚烧处理设施,大量符合技术条件的垃圾将在分选后首先送到焚烧厂。焚烧产生的热能可用来发电,冬季还可用来向周边居民供热。
市民家中丢弃的厨余垃圾和餐饮企业产生的餐厨垃圾将被分类收集至堆肥场,残羹剩饭将变成优质的肥料,为农业和城市园林绿化提供绿色“能源”。此外,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也排上了日程。本市将在明年开工建设京南和高安屯两个建筑垃圾处理项目,将建筑垃圾再造为建筑材料重新利用。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