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桑乐、美大等大企业纷纷扩张,而先科、神太等中上企业加速增量,先科的增量将达到40%。”海宁太阳能行业协会秘书长潘其昌说,光是今年新申请的太阳能企业,就达90家。
但话虽如此,今年的形势却非常不好,对于多数中小型太阳能热水器企业来说危机四伏,300多个品牌面临困境。
“惟有少数未雨绸缪,走创新之路的企业,才有望在这次危机困境中,突出重围。”潘其昌说。
曾经的辉煌期经销商拎着现金抢货
在2007年前,海宁的太阳能企业曾有过一段无可复制的辉煌期。
海宁先科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建飞告诉记者,“先科”这个品牌,就诞生于那个“最好的时期”。
张建飞最早在海宁办过袜厂,后来做扣板生意。在2000年,海宁出现了三四家太阳能企业,生产的热水器处于就地销售的状态。
“我看好太阳能热水器的行情,所以很快就改行了。”张建飞说。
当年4月,张建飞进行了22天的太阳能热水器市场考察,先后跑了昆明、上海、成都、兰州、包头、石家庄等地区。“太阳能市场到底好不好,我专门去问那些老百姓,如出租车司机、小店老板、饭店服务员等,发现那些地区对太阳能产品认知度还不高,市场潜力很大。”张建飞决定放手去干。
“当时的海宁太阳能都是小企业,投资个一二十万元算是不错的,我第一次投资就是200万元。”正因为有这个实力,张建飞厂里的设备比那些家庭作坊式的企业要先进很多。
“那时候在全国范围内,还很少有人生产太阳能热水器,海宁比人家起步早,所以很多经销商都跑来海宁采购。”张建飞说,那是一个非常让人向往的时期,每天不论能生产多少台,都能卖得出去,经销商是开着车子,拎着现金,等在门口来提货。
海宁的太阳能企业,就是在这种背景下欣欣向荣起来。
数百家企业先后上马市场竞争陡然激烈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