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绿色节能环保网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新闻 > 行业要闻 » 正文

央企8000亿投资三大煤电基地 助推山西煤炭转型

发布时间:2010年9月17日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

  山西经济依煤而生却因频传煤炭安全事故受到质疑。在进行中的第三届中国(太原)国际能源产业博览会上,来自几大央企的战略投资,无疑使山西在经济转型升级的道路上获得有力的支撑。


  两天下来,山西省已经与华润、中海油、中电投、大唐、华能、华电、中国建材、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国电、中化等十家央企完成战略协议签署,“十二五”期间,仅就已明确投资金额的战略协议而言,就将近8000亿元。


  能源是众央企在山西最为关切的主题。


  传统的五大电力公司华能、华电、中电投、国电以及大唐则非常“默契”地均选择在“十二五”期间各向山西投资1000亿元,“煤炭的高端综合利用”被一再提及。中海油“十二五”期间则拟向山西投资1000亿元,主要方向在于煤制天然气的开发利用。


  尽管五大电力公司未来五年均将在山西投资1000亿元,看上去不偏不倚。但现任山西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李小鹏此前任职过的华能无疑在此次比拼中获得先机。


  对于近些年来多次受制于煤价及煤炭供应的五大电力公司而言,山西优质的煤炭是它们共同的追逐目标。


  与其他“四大”电力公司只与山西签署了2页共8条原则性的协议相比,华能与山西签署的协议多达5页,相关表述颇为具体,而最令人关注的,则莫过于华能借助协议获得了整合太原东山煤矿的资格。


  要知道,肇始于去年的山西煤改,其主导方向是由本省煤矿巨头整合中小煤矿,此前,中央企业中仅有中煤,省外企业中也仅有冀中能源等少数企业获得在山西参与整合煤矿的资格。


  与其他“四大”电力公司在战略协议中较为笼统的“在做大做强传统煤电产业的基础上,与山西开展战略合作,进一步做实做优煤炭高端综合利用产业”表述相比,华能还将借助整合太原东山煤矿,并以此为平台,参与“建设山西省首个低碳循环经济试点工业园”。


  东山煤矿的整合即是这个试点工业园的重点项目之一,根据协议,华能与当地政府将努力实现太原东山煤矿有限责任公司年产1000万吨煤炭产能的目标。


  获得充足煤炭资源的华能,还将在这个选址于太原的低碳产业园区内建设超临界电热冷三联产热电项目,开发建设40亿立方米煤制天然气项目。


  山西省借助本届能博会,无非是想改变过去山西靠挖煤卖煤的“煤炭经济”,实现当地的经济转型升级。


  “搞过煤炭的都知道,煤炭每经过一次加工,其产值就要翻一番。”山西大学商务学院名誉副院长容和平说,山西应把煤炭留在当地进行深加工。


  国家电网副总经理舒印飚昨日也表示,有研究表明,输电对山西GDP的贡献为输煤的6倍,输电的就业拉动效应为输煤的2倍。


  此次十大央企投资近8000亿元,绝大多数正是投向上述三大煤电基地。


  不过,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公司规划研究中心主任徐小东所做的研究则表明,山西当地的环保容量,仅允许建设6460万千瓦装机容量。


  这对于急欲扭转局面实现经济转型升级的山西省而言,将会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官方微信号:chinajnhb)
(扫一扫,节能环保信息随手掌控)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