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财政部、科技部、住建部、国家能源局在北京联合举行会议,为首批13个光伏发电集中应用示范区授牌,保定高新区登台捧牌。12月9日,保定国家高新区举行光伏发电集中应用示范区揭牌暨英利10GW金太阳工程启动仪式,拉开了光伏发电设备大规模应用的序幕。
保定高新区将在未来几年投资17亿多元,在超过300万平方米的工厂屋顶,改造安装光伏发电组件,总装机容量可达100兆瓦,一期建设20兆瓦。预计项目建成后,年均发电12600万千瓦时,可在工业供电高峰时缓解电网压力。这标志着保定高新区光伏产业发展进入一个崭新阶段。
保定高新区拥有全国一流的光伏产业链,这是其能够成功入选中国首批国家光伏发电集中应用示范区的最大原因。多年来,保定高新区着眼发挥“中国电谷”建设主力军作用,大力支持引导光伏发电产业发展,实施抓龙头促规模扩张,抓创新促产业升级和产业聚集,产业链向细化延伸战略,光伏产业发展迅猛。
集群发展 完善光伏产业链
产业聚集产生强大带动力,保定高新区的光伏产业发展势头迅猛,已形成覆盖太阳能光伏产品研发、制造、应用的完整产业链,并在光热发电、太阳能电站、太阳能建筑一体化技术领域取得突破,目前已聚集相关企业60余家,构成了完整的产业体系。英利集团已成为国内惟一的拥有全产业链的太阳能光伏电池生产企业和世界领先的光伏产品制造企业。天威薄膜光伏拥有全国最先进的薄膜光伏电池生产线。大正太阳能、维特瑞交通设施、荣毅集团等一大批光电应用产品研发制造企业不断向园区聚集,形成了从硅原料生产、光伏组件成品制造,到交通信号灯、路灯等应用性产品设计生产一条完整的风电产业链条,初步形成了晶体硅光伏电池、非晶硅光伏电池两大专业园区。企业向园区的聚集和全产业链发展优化了企业合作,提高了创新效率的同时,极大降低了生产成本,使“中国电谷”光伏发电产业竞争力明显提高。
创新驱动 引领产业升级
科技创新是企业生存发展的灵魂。保定高新区积极营造有利于光伏发电企业发展的环境,2009年园区投入研发经费超过5亿元,支持企业科技创新资金2亿元。保定高新区拥有国家光伏材料与技术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以上研发中心4个。英利公司自主研发科技成果500多项,拥有十多项专利,掌握了世界最先进的太阳能光伏发电成套技术,硅片、电池和组件生产线均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六九硅业斥资2500万美元买断国外最新技术,采用国际领先的新硅烷工艺,并在此基础上消化吸收再创新,目前已申请4项发明专利;大正太阳能在LED照明领域拥有发明专利5项。天威薄膜光伏公司依托入选“千人计划”中的两位博士,将非晶硅薄膜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提升到9%,位居国内前列。在光伏应用服务方面,英利集团承建的62兆瓦葡萄牙茂拉光伏电站项目是国际上最大的光伏电站项目,电谷锦江酒店是世界首座太阳能光伏电站与五星级酒店一体化建筑,年发电量超过50万度。自主创新极大地增强了企业核心竞争力和产品市场占有率,为“中国电谷”光电产业在激烈的竞争中赢得了话语权。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