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部和河北省环保厅日前组织有关专家对《承德生态文明建设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进行了论证。《规划》顺利通过评审,专家认为,《规划》对推动承德生态文明建设进程,实现城乡统筹、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明确创建目标 确立评估体系
由于地理位置特殊和生态资源优势独特,承德市一直是北京、天津重要的生态屏障和水源地,对整个华北地区的生态功能有着重要作用。近年来,承德市的森林覆盖率以每年1个百分点以上的速度增加,目前全市范围内超过一半的国土面积被森林覆盖,生态环境优势位居河北省首位。境内有5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8个省级自然保护区和16个森林公园,保护区面积占国土面积的7.4%,占全省保护区总面积的50%。2003年,承德市率先在全省开展生态市建设,并以此为基础,于2008年3月在全省率先提出建设“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区”目标。今年6月,承德市依托自身独特的区位生态功能和良好的生态基础,被环境保护部批准为成为第二批“全国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地区”。
《规划》针对承德市所处的区位特点及特有的生态功能,按照统筹京津地区的区域发展原则,明确了经济投入和环境投入同步加大、集约开发和资源保护同步推进、发展水平和环境质量同步提高、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步放大的方针,确定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并立足于承德市生态市建设和城市发展各项建设基础,分析了目标的可行性,明确了生态文明建设任务,确定了2009~2050年生态文明建设近期、中期和远期3个阶段的创建目标,其目标评估体系由生态文明素质、产业生态行为、社会生态行动和生态文明功效四大系统和36个要素构成。
指导思想明确 技术路线可行
专家组听取了《规划》编制组的汇报,并对《规划》进行了论证。专家认为,《规划》指导思想明确、理念先进、框架基本合理、技术路线可行,具有系统性、科学性和指导性。在指标体系构建、生态文明地图创建等方面有一定的前瞻性和创新性,规划方法对其他地区生态文明建设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论证会上,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李文华院士认为,《规划》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根据承德市的特点,确定了承德市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整体框架和指标体系,并分析了目标的可行性。《规划》针对承德市所处的区位特征及生态优势,统筹考虑京津冀区域发展,明确了承德市生态文明建设的功能定位,确定了近期建设重点,对推动承德市生态文明建设进程,实现城乡统筹、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专家组一致同意通过《规划》评审,并建议根据与会专家意见修改完善后提交有关部门审批,尽快付诸实施。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