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农村环保除各种示范试点和创建活动有少量投放外,对面上的工作几乎没有资金投入。村级组织对农民的号召力非常有限,很多地方出现农村公共环境无人管、管不了的现象。县乡两级政府部门普遍感到农村环境管理难度很大
“室内现代化,室外脏乱差,污水靠蒸发,垃圾靠风刮”。
村民形象地描绘自己所处的环境。
长期以来,我国农村的垃圾基本上是一种自生自灭或放任自流的状况,生活污水和垃圾随意倾倒、随意排放,对农村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随着农民工外出务工和城镇化加快,农村经济和农民收入不断提升,在江西大部分县市农村环境问题呈现一种“室内现代化,室外脏乱差”的特征,农村垃圾何去何从一直困扰着农民的日常生活。
当地农民都习惯把垃圾倒在房前屋后的空地,日积月累便形成了无数个“垃圾山”,甚至很多垃圾堆放已逐渐侵蚀河道、耕地等等。
处理方式落后
“以前农村基本没什么垃圾,大部分被用作农业基肥。”在江西弋阳县,多位老菜农纷纷表示,前些年垃圾无论数量还是种类较少,农村垃圾是稀缺的农家肥。
过去,由于我国农村垃圾一直呈现数量小、种类少、易分解的特点,采用堆肥、简易填埋或自然腐烂等方式,基本可以维系垃圾总量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平衡。
而如今,随着农村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农民现代生活方式逐渐确立,农村生活垃圾逐步向城镇“看齐”,垃圾数量猛增,而农村又缺乏生活垃圾处理系统,村民随处堆放垃圾,于是“垃圾山”随处可见。
按照一些村里老干部的说法,当前农村都是“室内现代化,室外脏乱差,污水靠蒸发,垃圾靠风刮”。
据了解,建成一个正规的垃圾填埋场需要上千万元的资金,靠村镇几乎是“不可完成”的任务。由于农村垃圾治理长期被视作一项公益性事业,其经费主要来源于国家及地方财政。在资金来源渠道单一,农村经济普遍困难的现状下,垃圾处理经费投入严重不足。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