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绿色节能环保网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新闻 > 行业要闻 » 正文

页岩气引争议 美天然气市场的开发与整合

发布时间:2011年3月2日 来源:中国能源报

....

   当前,一部关于页岩气开采的纪录片《天然气之地》成了美国热议的话题。2008年电影制作人乔西·福克斯就开着他的丰田车开始了纪录片摄制之旅。两年里,他走过美国24个州,探索页岩气开发给附近环境带来的影响。期间,他走访了很多家庭,这些家庭的饮用水受到严重污染,遇火就会燃烧起来。图为一家水管流出的水遇火燃烧的过程。

 
  在总体经济衰退、美国环保署强势制约煤电发展的大背景下,价格低廉的天然气成为美国多次会议的主角。

  由美国国家公用事业管制委员协会(NARUC)与美国能源部电力输送及能源安全办公室联合举办的2011年冬季管制委员会议的主要议题也是天然气问题,本次会议在2月17日闭幕。参会的企业代表与诸位管制委员还交流了关于电力、电信、关键基础建设、能源与环境、水资源等方面的联邦立法现状、州级相应法规制定的趋势、行业科技发展状况等,同时促进了相关产业中上游与下游的沟通。对中国投资者而言,本届会议透露出美国能源业的种种商机。


  天然气上游问题:


  页岩气开采成争议热点


  据BP统计分析,美国的探明天然气储量在2009年约达7万亿立方米。而页岩气开采对于地下水质安全的影响问题一直是倍受关注。这是因为页岩气要使用水力压裂法开采,即使用高温高压以及混合了78种化学物质的水注入页岩层使之碎裂并将其中的天然气释放出来。这种开采方式的环境争议主要有二:化学物质是否会渗入地下水岩层;可能含有镭等放射性物质的废水如何处理。美国环保署对于这些问题的研究还在起步阶段,前后甚至出现过矛盾的言论,使得最终开采是否会被限制充满不确定性。迄今为止,纽约州还不愿意开放开采权。


  页岩气的开采和美国星罗密布的天然气管道是导致美国当下天然气的价格为亚洲平均价格一半的主要原因。对于天然气在美国能源市场中的地位,来自上市企业Questar 公司的主席与CEO罗纳德·吉布森告诉本报记者,虽然他所在的犹他州85%的电力来自煤电,但是由于环保署的规定的约束与天然气的低价,最近犹他州新建的三座发电厂都是天然气发电厂。将来若要用煤电只能用“更清洁的煤”。 吉布森说:“所以我们正在积极关注中国方面的煤技术发展,希望未来与之开展能源合作。”


  Gee Strategies是一家位于美国弗吉尼亚州的能源咨询公司的名字。公司的总裁罗伯特·吉活跃于华尔街。罗伯特认为,页岩气开采所采用的水力压裂法未来被禁止的可能性很小,他说:“一方面水力压裂开采的方法存在已久,如果真的有巨大的环境影响的话,过去的研究或已找到证据;另一方面现在美国处在经济低谷,天然气的低价十分关键,如果是科技能够减少或者消除的问题,采用法规强制禁止的可能就很小。”他在论坛上直言不讳地说:“美国的天然气正在扼杀可再生能源业。”罗伯特指出,受天然气价格挤压,美国可再生能源的生存空间极小,外国投资者极有可能乘虚而入以谷底价购入可再生能源资产,但这对于提高美国资产价格是有利的。


  加州公用事业管制委员拉里·查塞特计划在本月退休后集中投资储能电池的研发。查塞特是一位精通中文美国人,他曾多次访问中国,十分看好可再生能源在中国的发展空间。他认为美国采用天然气发电的行为是短见的,他更关注页岩气开采带来的环境问题,同时认为美国应将天然气留作长期使用。的确,等到天然气减少、价格提高时,不但管道投入无法收回了,可再生能源也空白一片,这属于战略失误

  天然气下游问题:


  管道安全与中国的机遇


  由于天然气上游的开采量增加,下游的输送渠道相应扩张,但是天然气管道主要存在两个问题:更换老管道与建新管道成本高,而且管道安全存在诸多隐患。下游企业希望就建管等问题得到政府补贴,议案现已进入国会的参众两院,但是由于天然气下游管道安全问题,特别是本月俄亥俄州管道爆炸与田纳西州的管道事故,使得立法过程阻力重重。而金融危机也导致各州与州际管道或其它相关基建的预算缩水。


  但是,政策与立法上的一筹莫展并不代表天然气管道安全问题别无解决之道,相反供应系统的整体科技研发能够很好改善这些问题。天然气科技协会(GTI)是一家从事能源安全研发的非盈利组织,在此领域有65年经验,此次受NARUC之邀在会上介绍其天然气管道安全技术的研究成果。GTI的报告指出美国许多老的管道都是60多年前埋入,老化问题严重,亟待更新换代;在各种管道损毁原因中,钢管侵蚀是最主要的;美国的塑料管道自上世纪60年代开始被采用,迄今其总长度首次超过了钢管,但塑料管道最明显的短处就是只适用于低压系统,因此其地理位置的选择是很大的挑战。随后,GTI管制与政府关系总监诺·艾德斯登(Ron Edelstein)陆续介绍了许多先进的管道安全监测、定位与修理科技,并提出现在GTI着力于寻找资金来源,将通过试验的科技变为产品走进市场。


  会后记者询问GTI是否同样欢迎外国投资,诺·艾德斯登回答说,由于管道涉及国家安全,所以战略性的大规模投资可能性很小,但是小规模的投资他们十分欢迎。他还表示曾接触过中国投资者,但似乎他们并没有充分意识到管道安全的市场潜力,因而并未形成合作。由于科技研发涉及中美十分敏感的知识产权问题,因此记者问GTI是否出于保护知识产权的原因不愿与中方合作,艾德斯登说,GTI曾经跟中国远大集团成功地在太阳能与天然气领域进行过合作,这些经验加强了彼此的互信,因此知识产权问题不会是阻力。


  本次会议透露出了美国天然气市场面临的挑战,也显示出其种种潜力。这一市场正是当下中国投资者的热门之选。事实上,中国企业正在积极购买美国天然气与可再生能源资产,也活跃于清洁煤的各个领域之中,若同时能注意多样化投资组合,也许会降低种种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


(官方微信号:chinajnhb)
(扫一扫,节能环保信息随手掌控)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