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于多年来推动绿色建筑节能技术的困顿乏力,政府必须拿出真金白银。
2月底,天津市滨海新区出台《关于鼓励绿色经济、低碳技术发展的财政金融支持办法》,按照此规,对按照建设部《绿色建筑评价标准》,通过绿色建筑认证的建筑项目,获得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的项目,分别给予一次性10万元、20万元和30万元的奖励。
在中国内地,住宅领域绿色建筑的最高“国标”即为住建部制定的“绿色三星”建筑标准,天津市滨海新区最高30万元的针对性激励,虽然额度有限,但是从公开可见的信息看,滨海新区足以借此创造首家政府为绿色建筑发放奖金的先例。
相比于滨海新区直接发放现金红包,北京市的措施显得更为实惠。从去年开始,北京市对于进行住宅产业化试点的住宅项目进行面积奖励,奖励的面积最高为实施产业化的单体总建筑面积的3%。众所周知,住宅产业化产品虽然建造成本高于普通施工的住宅,但是其节能环保,而且质量可控,一直是推动绿色建筑节能技术的重要途径。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