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结束的夏季达沃斯年会刮起了绿色风,绿色发展成为年会的主要议题。在论坛上,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提出要加快发展低碳经济、绿色经济,努力占领国际产业竞争的制高点。此前不久,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并对如何发展绿色经济做了具体部署,包括培育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建设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工业、建筑、交通体系等。面对国际金融危机,世界各国把发展绿色经济作为实现经济复苏的重大举措,作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客观需要。对于我国来讲,发展绿色经济更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能源结构、增强国家竞争力的重大机遇,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
发展绿色经济是我国解决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矛盾的重要途径
“绿色经济”一词是由英国经济学家皮尔斯于1989年出版的《绿色经济蓝皮书》中首先提出的。绿色经济鼓励经济持续增长,而不是以保护环境为由取消经济增长;主张改变“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为特征的粗放型经济增长,实现以“提高效益,节约资源,减少废物”为特征的集约型经济增长;要求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要与有限的自然承载能力相协调。作为一种以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为目的的新经济形式,绿色经济旨在促进资源能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体现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大力发展绿色经济不仅有助于在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使我国经济走出低谷,而且能培育一批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强我国经济发展原动力,以应对发达国家大力推动绿色产业给我国带来的重大挑战。
我国经济三十年来的快速增长在相当程度上是依靠高投入、高消耗来实现的,一些地区由于资源环境承载的压力过大,发展难以为继。与此同时,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国际产业结构调整呈现高技术化、服务化、生态化的特征。如果不能及时转变粗放型的发展方式,势必会削弱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很大冲击,但也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发展绿色产业的重要机遇。在人口、环境容量、资源能源等一系列约束条件下,我国惟有发展绿色经济,才能破解经济社会发展的资源环境“瓶颈”。胡锦涛总书记在参观节能减排和新能源科技博览会时强调指出,要着力加强节能减排和新能源技术研发和推广,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积极培育循环经济。在这次达沃斯论坛上,温家宝总理表示,要把科技创新作为重要支撑,更加注重扶持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加快发展低碳经济、绿色经济,努力占领国际产业竞争的制高点。为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我国在总额4万亿元的政府拉动内需的投资计划中,用于节能减排和生态工程的资金达2100亿元;同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促进新能源、节能环保等产业的发展。这些决策措施不仅很有针对性,而且顺应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对推动经济发展绿色转型将起到积极作用。
发展绿色经济是我国参与新一轮国际竞争的客观需要
每一次经济危机都会带来产业大调整和全球分工格局的变化,同时也将带来发展观念以及生产技术的深刻变革。这次国际金融危机不仅给世界经济格局带来了深刻影响,也为人类重新思考发展方式提供了契机。从工业发展史来看,第一次产业革命以蒸汽机技术为标志;第二次产业革命以电力和内燃机技术的发展为标志;第三次产业革命以计算机技术、核能开发、生物工程等在内的新技术革命兴起为标志。每一次革命都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但也给资源和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当前,我们正迎来以清洁技术、绿色产业和新能源为主导的第四次产业革命,迎来了破解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矛盾、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机遇。从这个意义上说,各国的经济发展重新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上。
在这次达沃斯论坛上,专家们认为绿色产业、绿色投资、绿色增长是世界经济的一大发展趋势,绿色发展将在未来改变世界经济格局。在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绿色经济已不只是一种新的经济形态,而且成为一种执政理念。处于推行绿色发展的第一阵营欧美、日本等国,一方面力图借此摆脱目前的经济衰退,另一方面又在谋求确立一种持续稳定增长与资源消耗、环境保护相协调的新经济发展模式,在这场以发展绿色经济为核心的“经济革命”中再次抢占全球经济发展的制高点。如美国总统奥巴马上任后,极力推动能源产业、绿色经济发展,推出了节能减碳、减少污染的绿色能源环境气候一体化的振兴经济计划。英国将发展环保和可持续性能源利用作为重振经济的突破口,财政部的“绿色复苏”计划核心就是发展和普及电动车。据汇丰银行气候变化研究中心最新统计,在已公布的全球经济刺激方案中,与节能、减排、气候变化有关的投资即绿色投资总额达到4360亿美元。面对金融危机之后全球产业可能面临的大洗牌,中国必须跟上时代发展潮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培育和发展清洁能源产业、再生能源产业和环保产业,抓住技术和产业革命的先机,在新一轮国际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否则,将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处于被动局面。
在发展绿色经济的道路上,我国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主要表现在:一是政府高度重视,并在多个领域取得重要成果。如各地大力开展环保模范城市、生态工业园区等创建活动,出现了一批实践循环经济的先进典型。在全球4869个清洁发展机制城市中,中国已占到2023个。二是具备一定的绿色产业基础,并在一些新兴领域扮演着领导者角色。我国在发展可再生能源、建设碳汇等方面有一定的发展基础,具有将低碳经济培育成新的绿色经济增长点的潜力和发展空间。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太阳能电池出口国。2008年,新增风电设备装机容量居世界第二。三是企业的环境意识提高、绿色发展能力增强。一批先进企业制定从产品设计到回收全过程的绿色战略,不断推出绿色产品;一些企业大力发展新能源和节能型产品。四是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资本流入清洁技术、低碳技术等新技术领域,有力地推动了绿色经济的发展。我国2008年仅绿色能源投资就超过156亿美元。这些优势为我国发展绿色经济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