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轮胎特保案还未解决,德国人又上门了。近日,德国太阳能生产商Conergy公司欲联合其他同行,向德国政府和欧委会申请对中国产太阳能电池板进行反倾销调查。而在16日,美国钢铁公司寻求诉请对中国进口钢管征收60%或更高的反倾销关税。
在17日搜狐举办的“绿色选择”论坛上,针对有关太阳能光伏产业是否过剩的问题,多位专家展开激烈争辩。不少人认为,当前太阳能光伏产业的问题不是产能过剩,而是国内市场开发不够,“导致99%的产品都出口”。在新一轮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情况下,国外市场消费力被中断,国内市场消费力来不及培养,有可能造成国内多个行业出现新一轮“产能过剩”假象。
补贴政策被指倾销
两周前,德国光伏企业Conergy与SolarWorld联合多家组件厂商,游说德国政府和欧盟委员会对中国产太阳能电池板进行反倾销调查。德方表示,中国生产商没有国家支持则不可能盈利。
德国SolarWorld首席执行官Frank Asbeck称,中国财政部“并网光伏发电项目原则上按工程总投资的50%给予补助”是对光伏企业的直接补贴。
记者获知,德方所谓的“直接补贴”是指今年财政部出台的相关对太阳能产业的扶持措施。
我国3月出台的“太阳能屋顶计划”(《关于加快推进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的实施意见》)此后,财政部在7月份再次出台“金太阳工程”(《金太阳示范工程财政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该政策规定,对并网光伏发电项目,国家将原则上按光伏发电系统及其配套输配电工程总投资的50%给予补助;其中偏远无电地区的独立光伏发电系统按总投资的70%给予补助;对于光伏发电关键技术产业化和基础能力建设项目,主要通过贴息和补助的方式给予支持。
中国企业着手应对
不过,有业内人士分析,德方对中国企业提出反倾销调查,其理由十分牵强。因为德国是最早通过光伏发电支持政策的国家之一。
欧洲光伏工业协会副主席最近在无锡出席一个论坛时称,“1991年开始我们大力发展风能,但是随着固定电价政策2004年的改变和修订这对于光伏发电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这个政策的审议和改变就好像一个启动按钮,启动了全球的光伏发电市场,使得他成为全球的聚焦目标。”
中国能源网CIO韩晓平认为,德国公司提出反倾销调查要求,根本原因是其经营业绩太差。德国太阳能龙头企业Q-Cells日前发布了一份业绩报告,数据显示该公司上半年亏损了7亿欧元。该公司准备裁员500人,留下的2100名员工全部转为兼职工,处于半失业状态。
记者还获知,9月10日,无锡尚德等中国多家光伏企业高层齐聚北京,商讨应对“中国光伏组件低价倾销”的指控。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