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绿色节能环保网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新闻 > 行业要闻 » 正文

陕西太阳能和空气能热泵技术得以充分利用

发布时间:2011年6月29日 来源:中国能源信息网

....

    近日,陕西省政府召开环境保护工作暨节能减排表彰大会,陕西省交通运输厅被评为“十一五”节能减排先进部门。近几年,陕西交通在公路建设、道路运输、运营管理等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生态环保、节能减排理念入眼、入心、入工作,成为陕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股绿色原动力。


    服务区管理:环保理念净一方水土


    高速公路服务区的环保问题最先要解决的就是污水排放问题。据悉,一个服务区每天污水的排放量就有240吨。有的服务区就坐落在水源地,污水排放解决不好直接影响当地群众的饮水卫生。


    通过对国内外先进污水利用实例的考察,陕西高速集团服务分公司率先提出实施“中水利用”工程。“中水”是指PH值等于7、不酸不碱的水。通过污水处理设备将污水改造成“中水”,达到排放标准,然后利用这些“中水”冲厕所、绿化浇花、给汽车加水、降温,理论上可以达到污水“零排放”,又节约了水,这对于水资源奇缺的陕北、渭北高原来说意义非常重大。像黄陵、富县、洛川、富平这些地方由于打不出地下水,服务区必须购买每吨2.4元以上的自来水,而每吨污水处理的成本只有0.8元,排污与用水两头一算,经济效益可观。


    对太阳能的利用,在宁陕服务区已十分显著。太阳能和空气源热泵联合热水供给系统可自动控制,无须人员管理,空气源热泵工作时产生的冷风(气)被引入食堂循环利用,使食品库成为廉价的冷藏室。而利用太阳能加热后的水,预热温度能达到50至60摄氏度,引入电热水器很快就能烧开,节约电又省时间。宁陕服务区还引入了势能供水的新理念,水池设在山顶,利用高差,将势能转化为水压,以减少电泵的使用,这已成为一个持续节能项目。目前,陕西不少高速公路服务区室内外设置的直饮喷水,饮水标准高于瓶装纯净水,减少了一次性口杯的白色污染。


    隧道运营:科技节能留一份资源


    18公里长的秦岭终南山隧道奠定了陕西隧道大省的地位,但也带来了隧道照明、通风等机电系统用电量大、运营成本高等问题。终南山隧道全线的射流风机总功率达3168千瓦,高压钠灯总功率达987千瓦,2007年仅电费支出就高达2390万元。


    陕西交通集团隧道分公司及时总结管理经验,提出“规范精细、高效有序”的管理思路,经过反复实践和论证,制定了设备节约用电操作规程,由监控值机人员认真执行。按不同时段开启不同数量照明灯具,细化了白天、夜间照明模式切换时间,以西安地区日出、日落时间为准。在采取新的节电措施后,隧道用电量明显减少,运营成本显著降低,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据统计,采取节能措施后,2008年较2007年节约电费约600万元,2009年在电价大幅增长的情况下,较2008年仍节约电费120万元。


    同时,陕西公路建设者在源头管理上下工夫,直接将节能减排工作纳入建设项目的设计施工环节,积极引进、采用节能新技术、新措施。青兰高速公路陕西段在隧道照明中引进了目前国内最先进的照明技术,并改变传统的双排布灯设计,采用单排布设照明灯具的办法,能够节约照明用电30%以上。小康高速公路包家山公路隧道在建设中采用三斜一竖纵向分段式抽排风,改变了传统的全射流通风技术,可节约电能24%,采用节能型瓷砖和涂料,提高漫反射效率,节约照明用电27%;机电设备大量采用太阳能供电设计,可节约50%的耗电量。小康高速公路的黄龙隧道和谭坝一号隧道采用省厅科技项目《长大公路隧道建设及运营节能技术研究》的课题成果,可节约电能20%以上。


    道路运输:清洁发展还一片蓝天


    道路运输业的公司化经营模式,能大幅减少道路旅客运输行业乃至整个社会的能源消耗总量,降低社会的经济运行成本。2007年9月,借助西汉高速公路客运班线顺利开通,陕西道路运输业公司化改造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此后,陕西道路运输业每年以30%的速度完成对老旧线路运力资源和线路资源的整合,2010年高速公路客运班线全部实现公司化经营。


    公司化经营带来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非常明显。以西汉线为例,至2009年9月底,全线86辆客车总消耗燃油约725.5万升,节约燃油约912.5万升,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约2.5万吨,单车油料消耗量由2006年的每百车公里平均30升下降到2009年的每百车公里平均25.1升。同时,车辆平均实载率由原来不足55%提高到现在的85%,实现营运收入近3亿元,实现利润总额9855万元。西汉线的节能减排模式被交通运输部作为示范典型加以推广。据统计,仅道路运输经营主体调整一项,就使陕西全省道路运输能耗降低4%以上,有效控制和降低了能源消耗和成本上升。


    此外,各级道路运输管理部门从驾驶员、车辆维修保养、燃料等环节入手,开展了节能、节油、节汽等一系列劳动竞赛活动。宝鸡、咸阳、延安等市在基本具备条件的线路上推广使用清洁燃料客车。目前,全省客运线路共投放双燃料和天然气车辆316辆。西安市油气两用和纯天然气公交车达93.8%,出租车中油气两用车达99.5%,出租车尾气排放全部达到欧Ⅲ标准,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


(官方微信号:chinajnhb)
(扫一扫,节能环保信息随手掌控)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