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绿色节能环保网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新闻 > 行业要闻 » 正文

奉献绿色清洁能源 树立风电行业典范

发布时间:2011年8月10日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

  近年来,随着气候变化和能源需求的关注度日益提高,促进了风电产业的发展,2008年爆发的经济危机更是为新能源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亚洲成为重要的新兴市场,中国市场新增装机达到18.9GW,以占全球新增市场的48%的姿态领跑全球风电市场。而英国等欧洲国家大批海上风电项目的实施,海上风电成为亮点引发投资热潮并成为关注的焦点。


  作为一种高效清洁绿色新能源,风电还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尤其是墨西哥湾的石油灾难和日本的核事故,更加提高了人们对发展风电等可再生能源的认识,未来五年全球风电发展总体还将呈现乐观的态势。


  高效而清洁的绿色新能源


  风能是空气的动能,是指风所负载的能量,大小决定于风速和空气的密度,是新能源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是由太阳辐射能转化来的。


  与其他新能源相比,风能具有明显的优势:蕴藏量大、分布广泛、永不枯竭,对交通不便、远离主干电网的岛屿及边远地区尤为重要。最为重要的是风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利用风力发电可以减少环境污染,节省煤炭、石油等常规能源。此外,与传统能源相比风电的成本优势是其他新能源所无法比拟的。


  风力发电的原理就是利用风力带动风车叶片旋转,再透过增速机将旋转的速度提升,来驱动发电机发电。其优势是不需要燃料、不占耕地、没有污染,不会产生辐射,运行成本低。


  目前,风力发电技术日益成熟,产品质量可靠,可用率已达95%以上,已是一种安全可靠的能源,风力发电的经济性日益提高,发电成本已接近煤电,低于油电与核电,若将煤电的环境保护与交通运输的间接投资计算在内,则风电经济性将优于煤电。


  同时,风力发电场建设工期短,单台机组安装调试仅需几周,从土建、安装到投产,只需半年至一年,是煤电、核电无可比拟的。此外,风力发电技术可以灵活应用,既可以并网运行,也可以离网独立运行,还可以与其他能源技术组成互补发电系统。


  截至2010年底,全球风电装机容量已达到2亿kW,已有100多个国家开始发展风电,装机容量超过100万kW的国家有20个,风电在全球的普及程度迅速提高。我国除台湾地区外累计风电装机容量已达4400万kW,已成为装机世界第一的风电大国,发展速度令人惊叹。


  海上风电前景看好


  如今,风电产业在全球普及的程度有所提高,目前已有100多个国家开始发展风电,但主要市场还是相对集中,受欧洲、亚洲和北美的主导。此外,由于英国等欧洲国家大批海上风电项目的实施,海上风电成为亮点引起投资热潮和各国关注,2010年海上风电新增装机出现翻倍增长,新增容量超过了1444MW,成为全球风电发展的最大亮点,欧盟市场依然占据绝对主导的地位。


  据BTM统计,2010年底,全球海上风电累计装机量达3554MW,保持了68.4%的增长速度,占全球风电总装机容量199.52G的1.78%。欧洲风能协会 (EWEA)公布的2011年上半年海上风能统计数据显示,海上风电装机容量同比增长4.5%。101个新建海上风电机组总容量为34.8万千瓦,2011年前6个月在英国、德国和挪威并网运行。在欧洲,11个价值约85亿欧元、总装机容量284.4万千瓦的海上风电场目前正在建设中。安装的海上风电机组平均容量为3.4MW,而2010年上半年平均装机容量为2.9MW。


  欧洲风能协会首席执行官ChristianKjaer表示,越来越多的银行愿意出资支持欧洲海上风电项目。截至2011年6月30日,9个欧洲国家共有49个海上风电场的1247台、总装机容量329.4万千瓦的海上风电机组并网运行。


  海上风电将是未来风电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增长点,也是华锐风电(601558)未来发展的重要战略部署之一。近年来,华锐风电一直积极展开海上风电布局。华锐风电为欧洲以外全球第一个海上风电场、中国第一个国家海上风电示范工程——上海东海大桥风电场提供了全部34台3MW风电机组,风电场已顺利并网发电一年多,首批机组已经顺利运行超过两年,截至目前发电量超过2亿kwh。


  通过东海大桥风电场的成功运营,华锐风电积累了海上风电场运营的宝贵经验,同时也使得华锐风电系列海上风电机组的研发和设计越来越成熟,不断加强大型机组的开发工作。2010年10月12日,由华锐风电自主研发、并拥有全球自主知识产权的5MW风电机组正式出产。2011年5月,由华锐风电自主研发的中国首台6MW风电机组SL6000在江苏盐城综合产业基地正式出产。这是目前中国单机容量最大的风电机组,标志着中国风电机组大型化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2页 当前为第 1[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官方微信号:chinajnhb)
(扫一扫,节能环保信息随手掌控)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