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绿色节能环保网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新闻 > 行业要闻 » 正文

美中太阳能业由竞争转向依存 提振市场信心

发布时间:2011年8月19日 来源:福布斯中文网

....

  美国的太阳能企业很早就知道它们不得不与中国同行进行竞争,但如今它们自己的生存也开始倚赖中国。


  众多的美国公司与中国的共生关系都越来越紧密,其中AscentSolarTechnologies是最近加入这一行列的公司之一。这种关系不仅仅是关于将产品卖到中国市场——确实有这方面的考虑——但同时也涉及到了促进中国公司在全球太阳能市场的占有率。


  总部设在科罗拉多州的Ascent公司在周一宣布了一份价值超过4.5亿美元的协议,大致包括了出售Ascent公司20%的股份,并与中国的TFGRadiantGroup达成一项科技专利使用转让协议,后者计划斥资1.65亿美元在中国建立一座100兆瓦的太阳能发电厂,并在亚洲销售太阳能电池板。TFG集团是中国的建筑与房地产公司鑫明光集团(RadiantGroup)与新加坡的德轩金融集团(TertiusFinancialGroup)合资成立。


  得到鑫明光集团这个投资商对于Ascent来说是一个意外收获,因为这家太阳能公司一直都挣扎在盈利的边缘,在一个被规模更大、资金更雄厚的竞争对手主导的市场中艰难竞争,其中很多企业来自中国。Ascent是以铜、铟、镓和硒(CIGS)作为关键原料来制造太阳能电池板,将太阳光转换成电能。当今市场上大部分的太阳能电池板都使用硅,而多家来自中国的硅太阳能电池板科技制造商名列世界电池和电池板制造商前十。2010年,中国的尚德太阳能电力公司(SuntechPower)排名第一,随后是中国晶澳太阳能公司(JASolar)、美国第一太阳能(FirstSolar)、中国英利能源(YingliGreen)和德国Q-Cells。另一家中国制造商天合光能有限公司(TrinaSolar)排名第七。


  跟着钱走


  Ascent不是唯一一家向中国寻求财务与市场帮助的公司,尽管它面临来自中国制造商的竞争还要更加激烈。硅谷的Innovalight公司在2008年下半年金融市场崩溃之后放弃了制造太阳能电池的梦想,转而将其硅墨技术授权给其他公司使用,该技术有望提高硅片的能源转化率。


  Innovalight与世界最大的几家太阳能电池生产商签署了授权合同,其中包括英利能源和晶澳太阳能。上个月,杜邦公司(DuPont)表示它已经买下了Innovalight,但没有透漏交易金额。


  与此同时,应用材料公司(AppliedMaterials),硅谷的一家经验丰富的芯片及太阳能发电设备供应商在去年停产了一种专业太阳能技术工具,从而专注于规模更大的硅太阳能市场。而在这个市场,中国公司在过去两年靠国有银行的贷款及其他财务支持,得到了迅速的成长。应用材料公司在中国城市西安设立并运营着一个研究中心,专注于硅太阳能科技的开发。


  争取中国客户或投资者当然不是保持竞争力的万全之策。在过去的两年中,总部设在马萨诸塞州的EvergreenSolar公司试图在中国设立制造厂,而不是在美国扩展其工厂规模。周一,该公司宣布已经申请破产。这一专门制造硅片并将其加工成太阳能电池的Evergreen公司还计划裁员65人,并在其位于密歇根州的工厂实行停产。


  难以打开的市场


  很多公司大部分的产品销售都依赖于欧洲市场,对于急于降低欧洲依赖的它们来说,拥有大量太阳能需求的中国注定成为它们的目标市场。近年来,中国政府启动了太阳能鼓励计划,郑重承诺要在下一个十年中提升中国的太阳能发电量。


  第一太阳能在2009年与中国政府签署了一份备忘录,目标是在内蒙古建立总装机容量2千兆瓦的太阳能发电厂。这家位于亚利桑那州的太阳能电池板制造厂与项目开发商进来加大了寻找客户的努力,不仅仅是在中国,还在如印度、澳大利亚和中东等新兴市场。


  市场多元化外,第一太阳能没有别的选择。尽管欧洲仍然是太阳能企业最大的目标市场,随着政府补贴逐渐减少,这一市场也正走向成熟。


  今年,包括德国和意大利在内,一些世界最大的太阳能市场的政策有变,导致太阳能需求增长陷入停滞,以及太阳能电池板库存增加,进而迫使制造商大幅降价。


  今年上半年,太阳能电池板生产商的毛利润下滑了25%,而根据电子行业研究机构IMSResearch的数据,硅太阳能电池板的均价从第一季度的大约每瓦1.8美元降到了第二季度的每瓦1.4美元以下。第一太阳能以及来自美国、中国和欧洲的一大批太阳能电池板生产商都发生了利润下滑,并面临更大的削减成本压力。


  另外一家公司,加利福尼亚的eSolar在2010年1月宣布已和蓬莱电力设备制造有限公司签署了一份专利使用权转让协议,蓬莱电力计划十年内在中国建设总装机容量为1万兆瓦的太阳能发电厂。发电厂将使用eSolar公司的热能转化技术,使用镜子聚焦阳光并将其反射至一个高塔顶部,加热其中的水。这一过程产生的水蒸气进入一个涡轮机,带动其发电。


  尽管和中国公司签订巨额协议已算是不小的成就,但到目前为止这还没有给美国公司带来太多的销售额。eSolar和蓬莱电力设备都指望在去年动工建设第一个92兆瓦的项目,但未能实现,今年早些时候,蓬莱仍在努力争取政府批准该项目,一位蓬莱公司的发言人说。


  第一太阳能在内蒙古颇具野心的计划也在中国的监管流程中缓慢地进展着,造成了项目第一期的建设被推迟。


  中国最近宣布了新一批的鼓励政策,有望加速太阳能发电的部署。中国仅以其市场规模就深深吸引了美国公司,尽管这是一个非常难以打开的市场。但它同时也是美国企业无法忽略的一个市场。


(官方微信号:chinajnhb)
(扫一扫,节能环保信息随手掌控)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