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人士指出,目前所有企业都还未将脱硝落到实处,而氮氧化物的排放还在增加
12月20日,环保“十二五”规划出炉(以下简称“规划”),投资需求约3.4万亿元。规划将促使环保产业重心逐渐由上游设备、中游工程建设向下游运营延伸,由传统的装备制造业向高科技产业和服务业转移。
受此影响,环保类上市公司成为市场关注热点。
脱硝标准更严格
火电企业将雪上加霜
为实现“十二五”目标,《规划》指出,要推进主要污染物减排,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加大钢铁、有色、建材、化工、电力、煤炭、造纸、印染、制革等行业落后产能淘汰力度;着力削减化学需氧量和氨氮排放量;加大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减排力度,持续推进电力行业污染减排,加快其他行业脱硫脱硝步伐。
此外,脱硝将成为新的增长点。大气中的氮氧化物将成为“十二五”减排指标之一,我国政府有望强制火电厂烟气脱硝,并给予脱硝电价补偿,使得脱硝机组从2009 年的5000 多万千瓦增长到2015 年的2.5亿-3 亿千瓦。
中投顾问环保行业研究员盘雨宏告诉《证券日报》记者,环保十二五规划制定了未来五年内我国环境保护的基本目标和方法,影响的是国民经济的方方面面,几乎每个行业和产业都会受到影响,区别在于影响程度的大小。对于造纸、印染、化工、冶金、建材、有色、制革、农药、氮肥、石油、火电等行业来说,环保十二五规划对其影响最为直接。
“火电企业将不得不更换或升级设备,以满足更加严格的脱硝标准,这将会导致亏损严重的火电企业雪上加霜。”盘雨宏说。
12月21日,北京公众与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十二五规划把氮氧化物列入了治理范围,电力企业脱硝是治理重点。实际上,今年已经是十二五的第一年,但是现在所有的企业都还未开始做。原因在于脱硝的补贴还没有到位,所以氮氧化物的排放还在增加。
他还指出,脱硝要吸取脱硫的教训。脱硫补贴给了,设施也上了,但是有的企业压根就不开设施,很多脱硫设施都没有有效运转,最后导致脱硫结果大打折扣。
此外,国家曾经对废弃排放大户进行过调查,有六成是达标的。因此必须加强监管,加强信息公开。排放大户的排放量要对公众公开,将在线检测设施每小时的检测数值公开,来接受社会监督。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