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卫人员定时来小区,把“可回收”垃圾免费运到市环卫集团的垃圾转运站,二次分拣后交给废纸厂、炼铁厂等再利用。“其他垃圾”运至附近的垃圾楼挤压,最后送到垃圾填埋场填埋。“厨余垃圾”将由特殊车辆运至南宫厨余垃圾处理站,进行生物堆肥。
西城区32个小区开始试点生活垃圾全过程分类处理,家庭配备分类垃圾袋和垃圾桶,小区统一放置脚踏式分类桶,环卫部门最终分别拉走,一一进行无害化、资源化处理。
这一做法,可以实现生活垃圾从源头到中间环节、直至末端的分类处理。而以往,北京的居民小区虽然也提倡垃圾分类,但由于缺乏有力措施,绝大多数居民家中很难从源头分类。混装,让垃圾分类形同虚设。今年11月底前,西城区三里河一区5号院、阜外西里小区、展览路锦观园等7个居民小区、8000户居民将率先完成全链条的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其他25个小区逐步推行。
西城区市政管委整治科有关同志介绍,试点小区里会设置大号专用垃圾桶,一般3个一组,蓝桶标着“可回收”,2只黑桶分别标注“其他”和“厨余”。“少量织物、碎玻璃、废铁等,就投在可回收桶里。”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